(別有天地)博物館的含金量 三十三

澳門博物館眾多,衝口而出已可數出澳門博物館、藝術博物館、科學館、典當業博物館、可口可樂博物館等多所,這裏既有公營的,亦有私營和公私合營的,形式多種多樣,而從數量上來看,二十多所的博物館分布在澳門三十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均一平方多公里就有一間,其比例不可謂不高,或許正如《澳門的博物館》一書所形容的「澳門確有着博物館之城的美譽」。

當然每個人觀察博物館的視點都有所不同,有些會着重其基礎建設,有些會側重展品及故事展示模式,有些則較為關注配套及教育活動,這裏不一而足,没有哪項應該或不應該先注重的問題,而筆者則比較關心博物館研究的本身,亦即所謂的內容含金量。

要提升此含金量自然就要促進博物館研究的發展,首先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增聘研究人員,亦可邀請專家為博物館服務,前者在今天特區經濟下行的情況下,幾可判定是死結,反而邀請專家一途還可考慮,畢竟我們可以按需要個別邀請,如有關晚清商運的展覽,我們便可邀請清商史專家即能解決,反之雕塑展覽,則可找藝術史專家。其次博物館亦可以與各領域的機構合作,如可以從高等學府入手,與其合作培養高素質的本土人才,近年無論是國家文物局,抑或各城市的博物館都有與院校合作的計劃,其實澳門的博物館亦可與澳門的大學合作組織具針對性的培訓班,甚至派研究人員擔任教職,令到課程更切合澳門的博物館需要,其次亦可與不同類型的國內外學術機構進行相關的針對性課題研究,透過合作研究計劃,不單能提高博物館研究的含金量,亦能令澳門博物館界迅速與國際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