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想錄) 《牟子理惑論》淺析 (十四)  陳憍如

 《理惑論》第十三問-

 或曰:「為道亦死,不為亦死,有何異乎?」牟子曰:「所謂無一日之善,而問終身之譽者也。有道雖死,神歸福堂;為惡既死,神當其殃。愚夫闇於成事,賢智豫於未萌。道與不道,如金比草;善之與福,如白方黑。焉得不異,而言何異乎?」

 人終須一死,無論在世的時候,有沒有修道求真,最後也只是化為黃土,那麼修不修道,又有何分別呢?牟子認為,人生並沒有所謂「一日之善」,而我們應當終身為善,以求得真正的譽名。有道者,雖然亦終歸一死,但其神將歸「福堂」,但作惡而死的人,其神必遭殃滅。牟子又闡釋,愚者被事物的後果所困惑,但智者卻懂得於事態萌發前有所察覺。所以修道與否,就好比黃金與野草,而「善之與福,如白方黑」。

 在大乘佛教中,行善佈施是佛教徒最基本的教行。即使不懂高深佛理,不走艱辛的法門,但行善佈施卻是每位信徒都要履行的責任。人們經常說,佈施的福報無可限量,因為佈施可以帶來善業。如果用現代一點的語言來說,行善創造善業,為自己帶來更多的喜悅,使人生愈來愈豐盛,這也可說是「吸引力法則」的運作之一。牟子說,「有道雖死,神歸福堂」,更準確地說明,就是為道修行的人,死後將會魂歸西方極樂世界,不墮地獄。如果能精進修行,慢慢從禪修中獲取智慧,便能看事明理,察於未萌之時,以正確的智慧處理人生大小事。但受愚痴無明所困的人,卻每每在事情發生了過後,才明白實況,並不斷惶惑於未知之中。正如《四十二章經》所云:「佛言。人隨情欲。求於聲名。聲名顯著。身已故矣。貪世常名。而不學道。枉功勞形。譬如燒香。雖人聞香。香之燼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後。」人身難得,今已得,為何不好好地把時間用在正道修行上,為自己創造一個美好人生?

 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

 有一次佛和阿難從舍衛提城到婆羅門城,當時婆羅門城王信仰外道。聽說佛要來,就下了一道命令:給佛食物或者和佛說話都要罰五百文錢。佛一來,進到城裡乞食,全城的人都把門關起來,佛和阿難空手出來。看到一個老婦拿著破碗,裝著已經發臭的洗米水,出來倒掉。她看到佛莊嚴的相貌,拿著空缽走來,想要布施,佛知道她的心意。就把缽拿出來,老婢很誠心地拿來布施,佛接受了,就對阿難說:「這老婦肯布施,將來十五劫中,在天上人間受福快樂無窮,不墮落惡道,後來能得男身,出家修行,成辟支佛。」

 旁邊有一個婆羅門聽到了,就對佛說:「你是淨飯王的太子,怎麼為了得到食物而說妄語?」佛立刻把舌頭伸出來,不但蓋住整個臉而且一直到頭髮邊,說:「你看過像這樣的人說妄語嗎?」婆羅門說:「如果舌頭能蓋住鼻子都不會說妄語,何況舌頭可蓋到頭髮邊呢?」就生信心,而對佛說:「我真不了解為什麼小小的布施能得到那麼多的福報?」佛就告訴他說:「你曾經見過什麼希奇的事嗎?」婆羅門說:「我曾經見過尼拘陀樹的樹蔭能遮蓋五百輛車。」佛問:「樹的種子有多大?」他回答說:「只像芥子的三分之一大。」佛又說:「誰相信?」婆羅門說:「我親眼見到的不是亂說的,這是事實。」佛說:「我看到這女子誠心供養佛,所以能得大福報;也像這棵樹種子小而樹蔭大。」當時婆羅門心裏開悟,向佛懺悔。佛為他說法,得須陀洹果。然後他向全城的人禮敬佛陀,請佛為他們說法,都得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