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五月份至七月份市民可持電子消費卡消費 沒計劃多發一次現金分享

 【專訪】就有團體遞信要求政府多派一次現金分享,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昨回應表示,政府沒有計劃今年多發放一次現金分享。另外,發給市民三千元電子消費卡,將於本月中至月底市民使用金融管理局的網上系統進行登記,並預期將在五月份至七月份,市民可正式持卡消費。

 在昨日的應變協調中心例行記者會上,李偉農表示,政府依據經濟成果向市民發放現金分享,雖然今年赤字預算預計可能超過四百億元,但無取銷現金分享計劃,反而提前在四月發放。他亦強調,在澳門不會出現「食唔飽」的情況。

 李偉農表示,本澳現時有五千七百多億元儲備,是回歸二十年來大家的積累,亦是市民的血汗錢。因應今次疫情對社會造成衝擊,政府向居民推出九項和向企業推出十一項援助措施,正因為政府有一定的儲備才能協助居民和企業渡過難關。

 他續指出,本澳經歷過「沙士」、金融風暴、博彩業深度調整、「天鴿」風災等,知道必須積穀防飢。並強調,財政儲備是「屋企的錢」,澳門未來面對恢復仍有很多錢要用,要有足夠財政支撐,希望市民「不只睇近,亦要睇遠」。

 他又指,作為政府要帶市民走正確的路,不是走容易的路。現時沒有計劃向市民發放多一次現金分享,但政府承諾會做好二次分配,照顧市民和企業,支援弱勢家庭等,他又相信明年度可維持發放現金分享。

 另一方面,就有中小企遞信希望政府推出更多紓困措施,包括一次性津助、租金補貼等。李偉農則指出,政府所做的措施必須「一碗水端平」,當中需考慮居民、企業、弱勢群體,如果傾斜某一行業,則會造成對其他行業的不公平。他又反問「是否畀咗呢筆錢後就能解決往後問題?」

 此外,在二月十七至三月四日期間,勞工局在建築業轉介了二百零四個職位,其他服務行業轉介了二十三個職位,目前勞工局在建築業的職位空缺有一千五百二十六個,其他零售服務業包括超市零售、配送員等職位有八百零五個。

 疫情過後推動以工代賑

 李偉農表示,在疫情過後,當局會馬上推動以工代賑,培育本地工人技能。而勞工局已準備了超過廿五項培訓計劃,以提升技術,對接未來的崗位。他認為,政府要做一部份,市場也應盡義務,有些工作不能交給政府,而是由市場的規律作調整。

 另外,關於發給市民電子消費卡事宜,政府將於疫情後,向每名永久及非永久居民發放三千元電子消費券,希望能提振經濟。

 李偉農表示,政府將向居民每人發放面值為三千元的電子消費卡,將於三月中旬至三月底,全澳居民可使用金融管理局的網上系統進行登記,登記方式與兌換紀念鈔一致,居民先在金管局網站登記領卡地點及時間並選取指定時間及地點(三十二政府機構或一百三十間銀行分行)領卡。資料只會存在金管局網站內,以保障居民的個人資料。四月中旬,居民可按已選取的指定時間及地點,出示身份證領卡,包括周六日及公眾假期在內的二個星期完成派發。五月份至七月份,居民可正式持卡消費。

 他指,消費卡必須在本澳的餐飲、零售、生活百貨等場所消費扣帳,並以三個月為期限,預計庫房開支為廿二億元。期望電子消費卡及現金分享等措施推動本地消費,提振內需,當疫情受控則推出措施擴大外需。

 電子消費卡的使用時間預計是五月至七月,目前正與相關公司接洽,商討具體安排。現時本澳約八成的零售場所已安裝刷卡機,亦透過不同團體呼籲商戶參加消費卡計劃。假若的士業界想安裝也同樣可以,相關公司不收取安裝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