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當局提供貸款救觀光 業者歎「看得到吃不到」

 

 【香港中通社十一月十日電】台北消息:台媒十日報道,為協助旅宿業者度過難關,台灣當局推出紓困辦法,提供基金供旅宿業者貸款,然而業者認為,旅宿業者被認為是高風險行業,銀行審核嚴格,不會輕易借貸,該政策仍是「看得到吃不到」,若沒有改善,年底恐會出現嚴重的旅館倒閉潮。

 台灣「交通部」觀光局十月一日公佈「振興觀光旅館業及旅館業融資信用保證要點」,旅宿業者可向金融機構申請資本性融資與周轉金。資本性融資可用於更新設備、整修或重建營業場所等,每家最高可貸三千萬元(新台幣,下同);周轉金可用於支付員工薪水與其他維持基本營運的資金,每家最高可貸一千萬元。

 觀光局十月三十日再修正發佈「獎勵觀光產業升級優惠貸款要點」,延長寬限期與貸款年限,並溯及以往,已申請優惠貸款但暫時有還款困難的業者,可有寬限空間。該貸款用途包括資本性修繕等支出所需之資金及營運周轉金。

 不過學者、業者均對此措施成效存疑。靜宜大學觀光學系副教授黃正聰表示,雖然當局提供信貸,且這措施過去就有,但因為旅宿業被認為是高風險行業,審核嚴格,貸款都難以成功申請。

 創新旅行社董事長李奇嶽更是直言,這對業者而言是「看得到吃不到」,該措施在二十年前就已實施,但被核准的件數少之又少。他也說,過去他曾以旅行社作為擔保,申請專案貸款,卻被銀行回絕,反而以個人名義更容易申请到貸款。

 旅館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張榮南表示,過去就有一樣的政策,但從未聽說有業者成功貸款。觀光局立意良好,但依照現有情況,要借貸依然做不到,且當時銀行代表曾召開說明會,現場每位銀行代表均表示不可能,該政策恐仍難以落實。他也呼籲,觀光局應再找銀行、旅宿業者等討論放寬細節,否則年底恐會出現嚴重的旅館倒閉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