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藝珠海報道】五十八歲的香港男子陳某日前在港珠澳大橋過關途中突發腹痛,所幸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港珠澳大橋一二0急救分站的醫護人員迅速趕往現場,明確病因為急性心肌梗死,第一時間轉運至院內手術治療。從接到一二0指揮中心電話到送病人入手術室,整個過程不超過一小時,成功在「黃金時間」內救治患者。目前,該患者生命體征平穩。
據悉,陳某在橫琴上班,每周都要通過港珠澳大橋來回於香港、珠海之間。當天,陳某跟往常一樣,在香港過關後打算乘坐大巴回珠海。但就在候車期間,他突發上腹疼痛一小時,豆大的汗珠從陳某額頭流下,不適難忍的他撥打了一二0。接到電話後,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港珠澳大橋一二0急救分站的醫護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發現患者心率慢,每分鐘才五十五次,血氧飽和度百分之九十六。經心電圖檢查,原來導致患者腹痛的「罪魁禍首」竟是極為兇險的重症─急性心肌梗死!
時間就是生命,醫護人員立即為患者開通靜脈通道、吸氧、心電監護,並在轉運過程中將患者心電圖等重要病情資訊傳至院內。急診科李軍主任現場指揮,及時啟動綠色通道,緊急通知心血管內科醫生趕往導管室集中,做好術前準備工作。患者一到醫院,第一時間為其行冠狀動脈造影術檢查,僅造影五分鐘就快速探明患者的右冠中段完全閉塞。針對此情況,心內科醫生為患者行血栓抽吸,在最短的時間內開通血管,然後順利植入支架一枚,徹底撐開生命的通路。經過一個多小時驚心動魄的搶救,陳某脫離了生命危險,轉危為安。
「發病的一百二十分鐘內是心肌梗死的黃金救治時間,絕大部份心肌可以恢復。但如果超過三個小時,可能就有百分之五十的心肌壞死;超過六個小時,可能就有百分之八十的心肌壞死。」李軍主任表示,港珠澳大橋為香港與珠江西岸之間建起直接的陸路通道,讓交通效率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以往,從香港到珠海的車程需三個小時之久,如今只需不到一個小時。「多虧了港珠澳大橋這條『生命通道』,患者能得到及時的救治,術後恢復良好,沒有後遺症。」
「醫生,為甚麼明明是腹痛,卻查出了心梗呢?」心有餘悸的陳某仍對自己的病情疑惑不已。「大多數心梗患者最典型的表現是突然出現胸痛、胸悶、出大汗、噁心嘔吐等。但與上述典型表現相比,有些不典型的症狀也要警惕。」李軍主任列舉,一是上腹痛。如果在上腹痛的同時伴有呼吸困難,皮膚、手指、嘴唇等部位顏色發青,心律不齊等,需要考慮到急性心梗的可能;二是牙痛、下頜痛、頸肩痛。由心臟疾病引起的牙痛,常表現為牙痛劇烈,但疼痛部位不確切,且服用止痛藥不能緩解,頸部放射痛或者胸背部刺痛也常有發生。如同時伴有大汗、面色蒼白、瀕死感,應警惕急性心梗;三是心悸、憋氣、低血壓、休克。無痛性心梗多見於老年人,特別是糖尿病患者,主要原因是糖尿病患者或老年人植物神經功能減退,疼痛敏感性差;四是頭暈頭痛。以神經症狀為首發表現,患者會伴有頭暈頭痛、肢體癱瘓或突然意識喪失、抽搐等類似腦卒中的臨床表現,這種情況下也不應忽略心梗的可能。
「猝死雖是一瞬間,但卻是由不良生活方式慢慢累積的,可防可控。」李軍主任提醒,體形肥胖,有高血壓、糖尿病史,長期吸煙酗酒的市民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人群,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一旦出現胸痛、胸悶症狀,或上述部位的疼痛與不適,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切莫掉以輕心,以免釀成嚴重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