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總稱為免重要的節日流於吃喝玩樂 建議政府深挖中秋節內涵

 【特訊】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街總社會事務委員會副主任洪偉東認為這是一個向大眾傳揚中華傳統文化的機會,建議政府深度挖掘中秋節慶文化的內核,與時俱進豐富和創新中秋節慶文化的形式,積極傳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韻味,切勿流於形式,令廣大居民和旅客能品味傳統文化的魅力。

 洪偉東認為,每年農曆八月十五的中秋節歷來是中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

 他表示,實際中秋節的節慶文化發展至今,蘊含了非常豐富的民族文化,雖然本澳在中秋節翌日有法定假期,但事實上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在逐漸淡化,傳統節日好像變成了吃喝玩樂的普通假日,節日中真正蘊含的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內涵正在漸漸簡化和消逝。中秋節除了上述提出的團圓習俗,還衍生出豐富的飲食文化,品嘗月餅之外,過去人們還會喝桂花酒,吃菱角、板栗、芋頭等,但現時大多數人只知吃月餅,不知還有其他特色節日美食,可謂一大遺憾。中秋節「晚間活動」更是另一特色,才子佳人提燈籠遊夜市,猜猜燈謎、吟詩作對,這都能從文人騷客的名篇佳作中看出中秋佳節的種種盛況。

 對底蘊如此深厚的中秋佳節和澳門「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大灣區定位,他建議政府應積極挖掘中秋節文化內核,吸納和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習俗,並與時俱進改造和創新節慶文化的表現形式,用多元化方式推廣中秋節慶文化,繼續舉辦更多更好的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