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廈電錶房故障權責誰屬模糊 社諮會倡透過修法或修改合同釐清

 【專訪】北區近期多座住宅大廈相繼發生停電的情況,另方面亦出現大廈供電設施老舊問題;北區社諮會昨日召開平常會議,邀請能源辦及澳電代表,探討樓宇公共電力裝置的管理及維護工作等問題。

 北區社諮會副召集人梁彦邦會後引述能源辦指,澳電每年都會收到四千宗加大電錶的申請,收到申請後澳電會派員到相關大廈檢查大廈供電設施,若大廈供電設施因老化、漏水等問題而未能加大電錶,澳電將會對相關大廈發出通告,建議業主維修大廈供電設施,而近三年澳電合共發出二百五十份通告。

 至於近期北區有多座住宅大廈相繼發生停電的情況,澳電指公共電網的維護是由澳電負責,而大廈供電設施如電錶、電箱等則要由小業主負責維護。

 梁彥邦表示,社諮委員關注到大廈電錶房一旦出現故障的權責問題,如何釐清電力公司和業主之間的責任?他引述政府代表指,現時相關條文比較模糊而導致問題無法處理,社諮會在會上建議當局,透過修法或修改電力合同等方法改善問題。另外,委員亦希望政府推動大廈成立業主會,並鼓勵大廈設維修基金,以及向小業主宣傳大廈電力設施維護的知識。

 此外,北區社諮會還探討有關應對天文潮的措施,澳電在未來除了會升高低窪地區的配電箱外,能源辦及澳電亦將制定新防浸高度,未來在低窪地區的新建樓宇,其電力裝置安裝需要符合新高度標準。

 另外,隨著近年推動電動車,澳電在街邊裝設多座電動車充電柱,澳電指現時充電柱與電動車的比例是二點二,較國際水平高,能夠滿足本澳電動車充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