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竹灣海水被驗出有霍亂孤菌稱毋須太擔心 衛生局未收到霍亂病例

 【特訊】衛生局表示,根據巿政署和海事及水務局的通報,巿政署化驗所在竹灣海灘海水中驗出可引起霍亂的0一血清群霍亂弧菌,衛生局十分關注有關事件,正密切留意是否有相關感染病例出現,至今未收到相關病例報告。

 衛生局表示,霍亂弧菌(Vibriocholerae)分為多種血清群,其中0一群和0一三九群可引起霍亂,0一群自十九世紀以來引起世界性流行,而0一三九群則在一九九二年引起東南亞局限性流行。

 霍亂是烈性腸道傳染病,潛伏期一般二至三日,可短至數小時或長至四至五天。主要透過受污染的食水或食物傳播,一般以夏秋季為流行季節,高峰期在七至八月間。患者症狀可包括劇烈的腹瀉、嘔吐、排出大量水質糞便,以致嚴重脫水。倘未能及時治療,嚴重者可導致死亡。雖然理論上在受污染的海灘水中游泳有機會感染霍亂,但鮮少有相關病例報道。海事及水務局已於本月二十二日在泳灘懸掛表示切勿下水的紅旗,以及在海灘張貼了告示,提醒市民有關情況。衛生局亦已通知各醫院急診室留意,但至今未收到和該事件有關的病例。衛生局呼籲巿民小心防範,但毋須過分擔憂。如巿民曾在近期到竹灣海灘游泳而出現腹瀉等症狀,應及時就醫並向醫生報告有關情況。

 本澳曾於一九九八年錄得八宗由0一群引起霍亂病例,有關病例和海灘活動無關。根據紀錄,本澳近二十年來亦多次在海灘水中驗出霍亂弧菌,但自一九九八年以來沒有任何霍亂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