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就美容業及廣告法規滯後困撓業界發展等問題,澳門美容業商會與法務局深度對話,冀推動法規革新,助力行業融入大灣區及旅遊經濟發展。並獲積極回應:政府笫三季會就美容業法規及廣告法推出簡化行程式的優化方案。
澳門美容業商會會長勞玉娥及一眾理監事日前拜訪法務局局長梁穎妍,就現行美容行業法規滯後問題提出迫切改革訴求。商會指出,現行的滯後法規嚴重制約行業發展,很難跟隨大灣區發展步伐,更阻礙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進程。法務局回應稱,今屆特區政府也將會以「放管服」兼顧公共安全及秩序的前提下,放寬、簡化和完善各行業准照審批條件及流程,優化營商環境,幫助中小企降低成本。亦會考慮到美容業法規及廣告法及簡化行政程式,預計今年第三季度推出優化方案。
勞玉娥指出,澳門擁有逾千間美容院,承擔高額租金,卻因法規過時陷入多重困境,競爭力受遏制,相較鄰近香港、廣東、韓國等的靈活政策,澳門業者完全喪失區域競爭力。此外,廣告審批效率低下,廣告申請需時三至六個月,甚至很多不獲批準,因「人治」審批標準不一,嚴重阻礙市場推廣,加上科技應用與相關產品限制,及使用指引也不清晰,更令業者難以滿足現今追求完美的消費者需求。並且,多部門監管重壓,例如美容業由市政署發牌,卻面臨多部門交叉執法,增加經營成本。若連消費者基礎需求項目也無法提供,行業將持續萎縮,必影響整體經濟。商會強調,美容業是旅遊經濟重要元素,法規鬆綁可吸引本地新人入行、增加本地的就業機會,減少外勞依賴,並吸引遊客體驗,豐富澳門旅遊業內涵。
局長回應稱,會跟隨澳門特區政府施政方針,以「放管服」原則在安全合規之下推動法規化化,也會將美容業的法規及廣告法將列為首批修訂物件,建立清晰廣告規範框架,簡化申請流程。重新定義監管邏輯,從「事事皆管」轉向聚焦「公共安全與秩序」,其餘事項擬通過「指引」管理。當局將審視按摩牌照分級及可行性,並望探討以一店多牌的可行性問題,科技與大健康產業接軌,因應國家「大健康」政策,承諾優化美容儀器與醫療儀器定義與規範,平衡創新與安全。
業界樂見政府正視法規現代化需求,勞玉娥說,有可能大灣區機遇稍縱即逝,唯有法規與時俱進,澳門美容業才能成為旅遊經濟的亮點而非短板。希望新一屆特區政府能夠體恤美容行業困難,給予更多支持,令行業經濟穩健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