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海峽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協會會長高孔廉稱,大陸台商要緊跟政策走,台灣可與澳門發展休閒旅遊方面的合作,澳門更可發掘水上運動。理工學院教授朱顯龍稱粵港澳大灣區內各城市各有優勢、合作前景廣闊。
澳門台商團體昨日下午假萬豪軒舉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交流論壇」,邀請高孔廉、朱顯龍等多名專家、學者、社團領導分享各自的認知與感受。
前海基會秘書長的海峽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協會會長高孔廉作了《國際經貿新情勢與兩岸關係》的分享。他稱,國際經貿形勢的變化,特別是G20峰會後中美貿易衝突等,都要求台商必須考慮如何應對新的國際貿易形勢的問題,其中包括:涉及供應鏈移轉問題,兩岸之間經貿關係變化問題。兩岸關係是互補互利的關係,過去二零零八至二零一六年是兩岸關係黃金時期,很多事情可以通過協商解決。但是二零一六年之後,兩岸中斷來往,未來的半年時間是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時段。希望明年起兩岸關係會朝向更好的方向發展、更進一步發展。他坦言,目前兩岸關係情況嚴峻,未來半年是關鍵。他稱藍營這五名「總統」候選人都好過其他陣營候選人。
高孔廉稱,今年六月初隨同蕭萬長參加兩岸企業家論壇,發現東莞、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等發展相當不錯,對台商青年創業是很好的機會。台商應好好把握機會,順著大陸政策走,包括「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重要政策。
高孔廉感嘆稱,澳門發展很好,澳門這幾年發展成效驚人,人均GDP增加至八萬多美元,與台灣的兩萬多美元超出甚多。台、澳兩地可在非博彩元素的休閒、度假、旅館、觀光等方面加強合作。澳門還可以發展水上運動、遊艇活動等。
澳門理工學院公共政築研究所教校朱顯龍作《粵港澳大灣區時事發展》分享。他稱,大灣區內各城市各有優勢,整體而言是經濟最發達的灣區,還可能擴展及閩台瓊桂、輻射至南海諸國,形成南海灣區,配合「一帶一路」戰略。但大灣區也存在三個不同關稅區等問題,要創新性考慮如何融合、互通及協同發展的問題。
同一場合作分享者還有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會長李政宏、珠海台商投資企業協會榮譽會長楊永祥、北京合尊置業董事長汪小菲,以及澳門台商聯誼會會長簡廷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