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聯手打造 進出必檢 品質安全問題零容忍 大灣區「菜籃子」建設啟動

 【特訊】昨日上午,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啟動大會在廣州隆重召開,本次大會以「安全綠色、合作共贏」為主題。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廣東省委常委葉貞琴,澳門特區政府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國家農業農村部產品品質安全監管司司長蕭放,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副主任劉紅,省政府副秘書長鄭偉儀,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顧幸偉,廣州海關關長謝松、廣州市委常委潘建國,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於紹文,市政協副主席黃炯烈,澳門特區市政署主席戴祖義,香港食衛局局長徐德義,廣州市農業農村局袁桂揚局長等領導出席大會,來自全國各地的三十六個地級以上城市的政府或部門領導以及一百四十多家供港澳農業企業負責人齊聚一堂,共同參與和見證穗港、穗澳聯席會議合作機制框架協定等重要文件簽署和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啟動的標誌性時刻。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重要戰略部署。二零一九年二月十八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發展事關國家發展大局,是推動國家各大區域全面協調發展,鞏固、深化「一國兩制」的必然要求。在國家、省市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廣東省委省政府、廣州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廣州市農業農村局協同廣州海關、香港特區食物及衛生局、澳門特區市政署,從二零一八年下半年開始,積極探索、先行先試,解決和破除機制障礙,加強粵港澳地區的食用農產品安全合作,制定實施《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實施方案》,計劃於明年上半年建成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平台並投入運營,以供港澳品質安全標準為標桿,以「綠色食品」為品質發展方向,為市場提供生態環境更好、營養價值更高、品質更優良的健康農產品,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食用農產品供給品質安全標準和品質水準的提升,以「一個標準供市場、一個平台流通、一個體系監管品質安全」的運行模式,政府通過出台相關的配套政策,引導企業的產品做到「平、靚、正」,為大灣區乃至內地消費者打造食得放心、買得歡心的「菜籃子」平台。

 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不僅是向國內外市場輸送豐富優質的農產品,還將建設成為全球優質農產品進口的大平台,以此為載體將廣州打造成為全國優質農產品加工進出口的集散地,實現惠民惠商最大化,有力推動廣東省市農業高品質發展,有效實現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

 廣東省委常委葉貞琴在講話中指出,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等省的相關部門將全力支援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的建設,深化與港澳和其他地區的農業產業互利合作和共同發展,積極探索農業機制創新、農業科技創新、農業合作模式創新,不斷地豐富和完善發展模式,促進形成各方互利共盈的支持政策,攜手將粵港澳大灣區的廣闊田野打造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

 廣州市委、市政府將舉全市之力支持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的建設,接軌國際農產品的先進生產技術,打造全國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工、貿易、流通及相關高端服務的平台,推動構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共建共治共用的格局,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的繁榮穩定和長遠發展。

 大會期間,還舉行了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政策解讀會,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廣州、雲浮、梅州、永州、黔南配送中心動工,廣州海關服務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檢測監管平台揭牌儀式。「菜籃子」產業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新旅程,在國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號角聲中揚帆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