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為進一步加強對青少年人才的發掘和培養,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牽頭舉辦的「千人計劃」活動基礎上,澳門基金會於二0一七年成立「千人匯」,更好凝聚「千人計劃」的參與學員。主辦單位於昨日下午假綜藝館舉辦「慶祝澳門回歸二十周年「千人匯」匯員大會暨與特首面對面」活動,邀請過往三年曾參與「千人計劃」的學員及輔導老師參加,共同回顧及展望「千人計劃」及「千人匯」的工作,並啟動第二階段澳門「千人計劃」項目,以及進行「千人計劃」締結姐妹學校簽署儀式。
匯員大會上,行政長官崔世安、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薛曉峰、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沈蓓莉、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交流司司長吳煒、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柯嵐、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教育暨青年局局長老柏生、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副司長李海、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秘書長黃志剛、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副主席鍾怡等嘉賓出席活動。行政長官崔世安致辭時表示,隨著「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進行,澳門的發展機遇將會越來越多,澳門青年的發展空間將越來越廣闊。在機遇面前,他勉勵廣大青年奮發有為,順應時代潮流,積極融入國家發展,把自己的理想同國家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國家的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在青春的奮鬥中收穫更多自信和勇氣,在成長的路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副司長李海表示,「千人計劃」和「千人匯」的成功實施,充份體現了澳門特區政府對教育發展和人才培養的高度重視,未來,教育部願與特區政府繼續攜手支持相關活動,積極促進澳門與內地青少年之間的互動交流,為澳門青少年創造更有利的條件,搭建更廣闊的平台,提供更多的機會。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秘書長黃志剛指,全國青聯將繼續全力支持「千人計劃」的開展和「千人匯」的建設,幫助澳門青少年更準確、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和認識祖國的改革發展和歷史文化,增進兩地青少年的交往交流、交心交融,為澳門青少年融入國家、參與國家建設搭台搭梯。
第二階段的澳門「千人計劃」項目亦在活動現場正式啟動,主辦單位並邀請曾參與「千人計劃」的本澳十六所中學及其因參與「千人計劃」而結對的十六所內地學校,在各方領導及嘉賓的見證下,進行了「千人計劃」締結姐妹學校簽署儀式,主辦單位期望通過「千人計劃」的平台,讓澳門學校擴大聯繫網絡,增強與內地學校的了解與溝通,並鼓勵內地對接學校回訪澳門學校,加深兩地文化的認識,促進雙方在教學、行政管理、人員交流等領域發展,共同提升教育素質,建立兩地學校之間的長遠合作關係。
為進一步深化與澳門青少年的交流,今年「千人匯匯員大會」創新活動模式,特別安排三場「與特首面對面」分享活動,讓青少年近距離與行政長官作深入的交流,同時讓行政長官進一步了解匯員自身的成長故事,以及參與「千人計劃」及「千人匯」後的心得與體會,並藉此向匯員分享個人的成長歷程和經驗,勉勵青少年積極裝備自己,努力提升自身競爭力,及時把握國家發展戰略所帶來的機遇。
為更好地培養和發掘澳門的優秀青少年,主辦單位今年配合特區政府推動電子政務發展,進一步優化人才資料庫,讓本澳青年可以使用政府「一戶通」帳號報名「千人計劃」,鼓勵「千人匯」匯員主動更新個人資料,記錄匯員的成長軌跡,藉以關注、評估及追蹤每一位匯員的成長與進步。「千人匯」亦將持續透過四大宣傳平台:APP平台(手機應用程式)、微信公眾號、Facebook專頁及「千人匯」網站,定期向外發佈「千人計劃」及「千人匯」的最新動態及特區政府青年活動的資訊,期望透過多元平台,吸引更多青少年關注。主辦單位期望透過不斷的優化和完善人才培養制度化建設,有梯隊,有步驟地發掘優秀青少年代表,分類別、分層次地開展多種形式的青少年人才培養活動,推動青少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