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澳門北區社諮委五月份平常會議議程前發言時釋出:社諮委曾錦培建議北區發展「工廈經濟」、鄭海輝提出四舉措發展北區經濟、呂思穎盼推動澳門夜經濟發展;另邀請經科局官員介紹北區「夢幻花園」計劃實施成效。
是次會議就昨日下午在北區政府服務大樓會議廳舉行,會議由市政署管委會主席、分區社諮委總召周偉迎主持,會議內容有二:二名社諮委議程前發言;邀請職權部門官員介紹活化北區經濟的「夢幻花園」計劃實施成效。
議程前發言時段釋出三名社諮委與眾不同的相關建議。
其一是曾錦培建議北區發展「工廈經濟」。他稱,據二0二三年統計數字顯示,本澳工業場所共有八百六十一個,生產總值達五百九十六萬七千五百五十三(千澳門元。「工廈經濟」在北區佔比較大。建議政府與社團合作,考慮如何盤活北區「工廈經濟」,例如鼓勵年輕人進駐工廈著手創業,政府提供指導及政策扶助:又如政府考慮是否對工廈中科技企業提供科技資訊或配對服務等,期從實質上推動經濟多元發展目標。
鄭海輝提出北區經濟發展四建議。他稱,北區難通過IP裝置吸引遊客打卡,單一觀光模式難以帶動持續消費。而「粵澳名優產品博覽中心」因缺乏引流和配套,商業效益有限。他建議:一、設計沉浸式旅遊路線,引導遊客深入社區消費;二、完善商業配套,利用青茂口岸和粵澳名優產品博覽中心,配合免稅店開業,優化業態協同,構建「打卡餐飲購物」消費鏈;三、發展夜間經濟,增設夜市,輔以燈光藝術或小型表演,吸引晚間客流;四、優化口岸引流,加強關閘、青茂等口岸引客指引,吸引灣區遊客深入北區消費。
呂思穎盼推動夜經濟發展。她稱,相關資料表明,首季旅客平均逗留時間僅一點一,按年減少零點一天。為進一步提升澳門旅遊業經濟吸引力,特提出以下建議:一﹒打造主題性夜經濟IP,結合「東亞文化之都」丶「中華文化演出季」等文化、體育、旅遊盛事,推出夜經濟活動,例如明星演唱會、粉絲見而會、動漫展覽等;二、旅遊資源延伸至社區,重點開發獨具特色的夜市,如澳門老街夜市,匯聚當地特色小吃、手工藝品、紀念品等,為本澳社區經濟注入新活力;三、加強市場行銷與推廣,充份利用社交媒體平台,如Instagram、抖音、小紅書等,發佈夜經濟活動的精彩視頻和資訊,擴大夜經濟的影響力和覆蓋面。
其他社諮委就各自關心的事務發表意見或建議。
應邀向社諮委介紹「北區夢幻花園」計劃成效的官員包括:經科局經濟合作代處長陳子瑩、促進營商處代處長黎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