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交流平台共享學術及技術知識 京港澳耳科學術專題會議逾百人參加

 【專訪】澳門耳鼻咽喉科學會、澳門醫護志願者協會聯合主辦的「二零一九年世界聽力日學術活動之京港澳耳科學術專題會議」昨(三月十六)日假皇都酒店舉行,主辦方冀以此加強醫護界對耳科疾病新知識的認識和了解,務求以廣闊的視野及角度提供學術交流平台,共享學術和技術知識及相互支持。

 是次專題研討會昨日上午十時假皇都酒店宴會廳舉行,出席研討會的嘉賓包括:澳門耳鼻咽喉科學會創會會長程正昂醫生、會長白琪文醫生、理事長岑雲尋醫生;澳門醫護志願者協會會長黃劍虹、理事長李少平醫生等。會議吸引逾百位醫護及專業人員參加。

 程正昂、白琪文各從不同角度表示,導致聽力損失和耳聾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原因,先天性原因包含遺傳性和非遺傳性遺傳因素導致,也可能於妊娠和分娩過程中的某些併發症導致,因而使幼兒出生時或出生後不久出現聽力損失;聽力損失後天性原因可能導致在任何年齡發生聽力損失,例如:腦膜炎、麻疹和腮腺炎等傳染病,慢性耳部感染;耳內積液(中耳炎),頭部或耳部受傷;大量噪音,如機器和爆炸發出的工作場所噪音;娛樂中暴露於強烈的聲音,例如高音量長時間使用個人音響設備;老齡,尤其是由感覺細胞退化引起;蠟或異物阻塞耳道等。

 據介紹,聽力損失最影響與他人溝通的能力,聽力損失得不到處理的耳聾兒童會出現語言功能發育遲緩,會對成年人產生工作表現與社交溝通方面的負面影響。程正昂醫生稱,應關注早期識別與應對聽力損失的重要性,預防工作可通過公共衛生及相關的教育措施來取得。

 「京港澳耳科學術專題會議」邀請了京、港、澳醫護界專家學者出席,共同探討「耳」科醫學與聽力學的專業知識。在是次專題會議時作演講者及專題包括:北京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趙守琴教授主講的《小耳症的治療策略》;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耳鼻喉科聽力技術員張詠詩主講的《預防聽力損失》;北京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傅新星教授主講的《耳神經電生理檢查新進展》;香港大學聽力學碩士陳晟主講的《助聽器革新科技如何改善弱聽人士生活質素》。

 據了解,澳門特區政府對於兒童聽力健康問題相當重視,制訂並實施一系列相關的檢測和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