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稱一直關注兒童眼部健康 藉預防至矯正等措施支援

 【特訊】衛生局長李展潤就立法會李靜儀議員所提書面質詢答覆如下:

 「衛生局十分關註兒童的眼部健康,一直透過由預防至矯正治療等不同措施進行支援,以協助兒童維護視力正常。有關近視的問題,主要受先天或後天因素所影響,其中後天因素包括日常生活不註意用眼健康、不良閱讀習慣(如長時間近距離閱讀或使用電子產品)、不當光線下用眼或營養不良等,而此等因素造成的近視,是可通過預防或矯治來防控。

 為貫徹「預防優先,妥善醫療」的施政方針,在預防方面,加強教師與家長了解近視的成因及預防方法,於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督促和教育孩子,調整用眼方式及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就此,衛生局除了透過單張、海報及衛教講座,亦有在專題網站上宣導各類視力保健的常識及建議,當中已包括正確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及建議使用時間等方面的指引,期望藉著相關知識促進兒童的視力健康,預防近視的形成。有關做法與香港相若,當地也是利用單張、指引及網頁等形式提供護眼資訊。

 在矯治方面,如兒童出現視力不良或近視,為免惡化,亦鼓勵家長帶同兒童到衛生中心,透過一系列的評估和篩查,及早發現和治療視力問題。與此同時,在衛生中心提供的學童保健服務中,每學年均有派出醫護人員到區內學校,為小學一年級學生進行身體檢查、疫苗接種和初步的視力篩查及評估,倘發現學童任一眼的視力值在零點七以下者需覆檢,覆檢後視力少於或等於零點四者不論有否配帶眼鏡,或雙眼視力相差達零點三者,將轉介學童往仁伯爵綜合醫院眼科門診作進一步的診斷和治療。

 據資料顯示,於衛生中心學校保健服務中,近十年間,屬屈光不正的就診人數佔全澳小學一年級學生數的比例約為一成。衛生局將繼續加強與教育暨青年局和學校合作,共同推廣各種健康資訊,如透過「學校健康促進計劃」,除了增強學生和家長們對眼晴健康及保護視力重要性的認識,藉此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亦進一步推動學校人員於校內開展各項健康教育工作,從而達致及早預防的目的,維護本澳兒童健康。」

 李靜儀向當局提出以下質詢:

 一、衛生當局有何措施提升家長對幼兒視力的重視和保護?因應電子產品的普及,會否考慮參考香港衛生署的做法,對五歲或以下兒童使用電子產品作出「限制屏幕時間及明智地選擇屏幕活動」的建議?

 二、因應本澳學童視力不良情況日趨嚴重,六歲前幼兒體質監測會否加設視力的檢測,以系統掌握幼兒視力的現狀與變化?

 三、會否考慮推行幼兒視力篩查或驗眼資助,透過定期檢查及早發現和跟進,以減少視力不良對幼兒學習和成長的窒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