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四百多個樣本中十一個不合格 違食安個案有31宗 去年抽檢食品合格率達99%

 【專訪】市署去年抽檢逾三千食品樣本的合格率達九成九,未達百分百原因乃第四季的七百五十二個食品樣本進行檢驗中有一個樣本未能通過檢測。另外,去年違反食安法個案為三十一宗,

 為保障消費者的食用安全,市政署食​​品安全廳依據目前流通市場的食品種類和特點,制定各類型的食品調査抽樣計劃,抽樣調査的範圍包括本澳各區熟食外賣店、飲食場所、超級市場、雜貨店、百貨公司及網上商店等。去年第四季合共抽取七百五十二個樣本進行化學,微生物學及輻射水平等檢驗,當中有一件絲瓜(勝瓜)農藥水胺硫磷含量未能通過檢測,食品安全廳已即時指令相關商戶停售,追査貨源及銷毀涉事産品。

 市政署食安部門二0一八年合共抽取了三千四百三十二個食品樣本,當中五十個樣本來自本澳經營的網上商店,三千四百多個樣本中,有十一個樣本未能通過檢測,整體合格率達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市政署已對十一個不合格樣本作即時跟進處理,通報食品生產來源地的食安部門:要求本澳商戶停售及銷毀有問題的產品,協助追査有關產品的來源及製作流程。

 據介紹,上述的十一個不合格樣本的責任歸屬的相關處理正在進行中。另外,市政署去年亦對違反食安法的三十一宗個案進行了處罰。

 市政署提醒業界要承擔預防食品風險的責任,應向可靠的供應商採購食材,如涉及經營從境外輸入須受強制檢驗檢疫的食品時,必須遵守本澳法規向權限當局申報,並完成衛生檢驗檢疫程序,否則會觸犯《食品安全法》及相關法規。市政署希望:業界應拒絕購買來歷不明的食品;進貨要保留來貨及銷售紀錄文件,以便在有需要時協助追査來源:製作食品時,按工藝需要在合理的範圍內適當地使用食品添加劑:如對食品的衛生安全存疑,則不應購買及出售。

 市政署會持續巡査及監察,打擊食品生產經營中的違規行為,防控食安風險。同時,亦希望市民到可靠及衛生的店舖選購食品,並特別呼籲消費者重視網購或代購境外食品所存在的潛在風險,要詳細了解產品的安全資訊,如產地來源、食用期限、配製成份、衛生證明文件、運送條件,以及保存單據及售後聯絡方式等。如對食品的安全及衛生狀況存有疑慮,則不應購買及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