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屋收則甩甩漏漏致出現天價門笑話 旅家倫促規避類似情況發生
【特訊】立法議員施家倫表示:日前,運輸工務司羅立文司長在立法會施政辯論大會中曾透露,青洲坊大廈經濟房屋經過三次收則後未能發出入伙紙的原因,除了是受到去年的「天鴿」和今年的「山竹」颱風吹襲影響,導致延遲了部分經濟房屋的上樓時間問題外,在最新一次收則中發現消防問題,當中二百六十九道消防門未曾使用便丟棄重新購置,當中更涉及四千萬元公帑。
對此,羅司長表示已要求以文書方式收集所有意見,確保不會再有問題,並形容每天發生各種事情,對於所有事情難以兼顧齊全。但坊間亦有不少意見,根據簡單公式計算,四千萬除以二百六十九道消防門,平均一道消防門約十四點八七萬,單價接近十五萬,因此更有市民表示「一個消防門價值十五萬猶如鍍金。」,實屬浪費公帑的情況。
經濟房屋作為澳門房屋政策重要的一環,從設計到收則過程「甩甩漏漏」,體現出政府各部門之間協調問題以及對於公共採購方面亦要重新審視,避免不合理的情況出現。
為此,他提出以下質詢:
一、在政府顯示的資訊中,需要換置的二百六十九個消防門,原因為當時的消防標準要求與現在出現差距,對此,請問當局在選購相關物資的考量是甚麼,選購時是否有聽取相關消防部門的意見?如果有參照消防部門的建議,請問為何發生本次事件?
二、對於未來出台的《公共採購法》,請問政府是否有考慮上述情況出現,對於預算支出不合理問題,會否規避類似情況發生,以致不浪費納稅人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