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潤生就環保車使用情況未如理想提質詢 環保車充電器能否配合所需

 【特訊】立法議員何潤生日前指出,機動車輛尾氣排放是本澳主要的空氣污染源之一,為緩解迫在眉睫的環境問題,近年特區政府大力推廣使用環保電動車,透過修改《機動車輛稅規章》法律,對符合環保排放標準的輕型汽車提供稅務優惠,希望吸引大眾使用電動車,但實際上,現時居民使用環保車的情況未如理想,相信充電不方便是原因之一。

 根據能源業發展辦公室的資料顯示,目前本澳二十六個公共停車場已安裝一百二十二個充電位,各配備不同充電速度及多種制式充電設備,但當中快速充電位只有三十七個(六個在氹仔及路環),其餘都是標準充電位或中速充電位,充滿電需要用約八小時或四小時,充電時間過長且充電設備不足的情況下,加上在私人停車場安裝電動車充電設施程序繁複,必須先獲業主大會同意才能向澳電申請安裝,且涉及安裝成本問題,這些都影響了居民加入使用環保電動車行列的意慾。除此之外,今年二月首批十六部電動的士已正式投入營運,開啟了澳門的士節能環保新時代,而一百個八年期純電動的士牌照亦於三月公開競投,未來這一百部電動的士全部落地之後,屆時本澳的充電設備尤其快速充電位的需求可能會更加緊張。

 為此,他提出以下質詢:

 一、環保局表示在二0一八年底汽車充電位將增至一百七十二個,二0一九年增至二百一十個,短期內會研究引入重型車輛的充電位,同時希望推動旅遊業界更換使用電動旅遊巴,但並未指出各配備的充電速度。請問有關當局這一百七十二個及二百一十個充電位當中有多少個為標準、中速和快速充電位?目前本澳的電動車充電設施分佈在不同的公共停車場,其使用率如何?未來會否在手機應用程式或相關部門的網站上顯示停車場內空餘充電設施的數量、種類、充電時間等?

 二、現時國際間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充電器制式,本澳的公共停車場內亦包含多種不同制式的充電器,請問有關當局未來政府會否統一本澳的充電器制式及電動車充電設施的標準?另外,為了方便車主充電,未來會否推動一些新落成的私人建築或大廈安裝充電設施?或者會否有更多戶外充電設施?甚至新城填海區有沒有針對環保車充電設施的規劃?

 三、首批十六部電動的士已經落地快一年,請問有關當局其成效如何?去年三月,一百個八年期限純電動的士牌公開開標,現時這些電動的士有多少已經落地?何時才成完成所有車輛的落地程序?屆時本澳的充電設施能否配合業界營運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