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有團體發表「二零一八澳門公共兒童遊樂設施滿意度調查報告」,建議制定兒童遊樂設施的安全標準、因應不同年齡引入不同類型遊樂設備、優化兒童遊樂區環境配置及逐步在每區建立一間親子館等。
共建好家園協會昨日中午舉行記者會,介紹「二零一八澳門公共兒童遊樂設施滿意度調查報告」。據介紹,該會成功收集到一千三百份有效問卷,受訪家長以育有年幼子女、中高學歷水平的在職年青母親為主,受訪者對本澳兒童遊樂設施評分為五點一分,逾三成受訪認為設施安全性最重要,其次是遊戲多樣性及衛生整潔程度。
有四成受訪者認為澳門公共戶外兒童遊樂設施不足夠及有兩成對遊樂設施設計不滿意;其中,有六成風順堂區受訪者認為區內兒童遊樂設施不足夠。有八成半受訪者會帶子女到兒童遊樂區玩耍,但隨兒童年齡遞增,其比例明顯減少。同時,九成家長認同每區需要有一間親子館。
因應有關調查結果,共建好家園協會提出一系列建議,當中包括建議制定兒童遊樂設施的安全標準以及加強管理及定期巡查;因應不同年齡引入不同類型遊樂設備以及優化兒童遊樂區環境配置,建議當局針對兒童遊樂設施訂立衛生準則及在周邊設置洗手設備,種植多種具驅蚊作用植物等;該會又建議逐步在每區建立一間親子館及優化親子館服務,增加服務對象年齡層;建議當局未來在新建公共設施中增加室內休憩及康體場所,同時在未來遊樂設施中加入共融元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