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風情)徽州古村「農家樂」迸發新火花 張錚 楊丁淼

 盛夏的傍晚,在聞名中外的黃山腳下,法國遊客奧古斯都入住村裡的家庭旅館後,感到既熟悉又陌生,令他印象深刻。

 這個始建於唐朝的古村落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一說被譽為「唐朝模範村」,因而得名「唐模」。沉寂多年後,傳統的徽州古村遇上法國知名鄉村旅遊品牌,碰擦出新火花,也增添了「國際範兒」。

 日落西斜,近百幢古民居分佈在穿村而過的小溪兩邊,夕陽映照著粉牆黛瓦的徽州古建築,溪水中留下了馬頭牆的倒影。

 「咱村景色真是沒的說,但就是沒有運營經驗。」村民江曼妮告訴筆者,過去村裡也搞鄉村旅遊,以村民們自建的「農家樂」為主,住宿條件簡易,服務意識也不成熟,更不要談品牌和競爭力了。

 二零零七年,《中法安徽省徽州鄉村旅遊合作示範項目》正式確立,中法雙方秉持「靜態保護,活態傳承」的古建築保護理念,共同打造了精品鄉村旅館。第二年起,法國旅遊發展署四次派遣相關研究人員制定工作計劃和方案。

 法國家庭旅館注重古民居的原生態「功能轉化」。民宿要尊重在地文化,尊重歷史,敬畏自然。按照法國「標準」,旅館內設施現代化,房間配備齊全,環境處處流露著徽州古意,瞄準的正是高端市場和國際旅遊市場。

 黃山市徽州區旅遊委員會副主任胡錦平說,中法合作對古村落的保護和開發都有著積極影響。

 二零一二年,唐模將黃山市歙縣富堨鎮承獅村的徽州商人程百萬故居(程家大屋)遷建於此。遷建後的程家大屋毗鄰小溪,伴著溪水潺潺的聲響,典雅含蓄的徽派古建築又重新煥發出新的生機。

 在此基礎上,唐模引進了法國家庭旅館的技術標準和培訓理念,將程家大屋等多座徽州古建築開發成了精品鄉村家庭旅館,成了中法合作國際鄉村旅遊示範區。

 通過引進法國「標準」,唐模的鄉村旅遊已逐步從「農家樂」向「精品民宿」的方向升級,助力唐模品牌的打造。同時,合作也拓寬了知曉渠道,讓海外遊客慕名前來。

 數據顯示,二零一七年唐模景區接待遊客五十一萬一千人,較去年增長六萬餘人。近年來,景區遊客人數持增長態勢,年增長約百分之十一。

 據瞭解,不僅僅是唐模,在周邊多個徽州古村落都已經形成初具規模的民宿旅遊集群。未來,當地政府著手進一步強化民宿與徽州特色文化融合,將民宿旅遊集群向更廣更深範圍拓展。

 中國旅遊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副會長汪傑峰說,唐模法國家庭旅館成了安徽省發展鄉村旅遊的標桿。隨之,黃山民宿業也像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目前,徽州區共有一百四十六家民宿,其中精品民宿四十八家。

 他還提出,民宿體驗將從目前的「體驗生活」,發展到未來的「體驗生活方式」,拓展各種民宿內與外的體驗活動,如學習拓片等徽州文化,進一步擴大合作成果。

 此外,中法合作還拓寬到了學術交流領域。二零零九年起,安徽省黃山市政府與法國佛朗什-孔泰大區開展了鄉村旅遊學術交流。黃山學院何玉榮副教授作為首批赴法交流成員瞭解了法國文化遺產保護政策,走訪了鄉村旅遊機構,學習了法國在相關領域的先進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