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快捷通道成粵澳兩地「便民快車道」 超二千五百萬人次「刷臉」通關

 【特訊】當清晨六時的陽光灑在珠澳兩地的連接線,拱北口岸的查驗通道已迎來熙攘的客流。無需翻找證件,只需面向攝像頭、輕按指紋,十二秒左右即可完成通關查驗--這一便捷場景,已成為拱北口岸近一年來「刷臉」智能通道前的日常寫照。

 二0二四年十一月二十日零時,在全國客流量最大的陸路口岸--拱北口岸旅檢大廳,全國首批智慧快捷通道上線試運行,粵港澳三地居民往來更快、更便捷的期盼,也在智能快捷通道門「噠」的一聲打開時,成功照進現實。據拱北邊檢站統計的資料顯示,智能快捷通道上線一年來,經該通道往來的出入境人員已超二千五百萬人次,成為連接粵澳兩地的「便民快車道」,更見證著國家移民管理局便民舉措落地生根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隨著粵港澳三地居民購物消費、旅遊訪友等需求的不斷增長,經濟、文化、社會等多個層面的交流往來日益頻繁。周末去珠海、旅遊到澳門、購物去香港的跨境遊生活模式,逐漸成為新的出行熱潮。據統計,在日均超三十萬人次的客流群體中,適用智慧快捷通道的旅客佔比超七成。「我在澳門上班,以前每天早晚通關都要掏證件、排隊,現在『刷臉+按指紋』一步到位,非常方便!」家住拱北的在澳務工人員李女士的感受,道出了千萬跨境旅客的心聲。

 據了解,智慧快捷通道的核心優勢,在於將「人證核驗」升級為「生物特徵核驗」的技術革新。旅客只需提前完成指紋、面相資訊備案,通關時無需出示實體證件,通過智慧設備自動比對生物資訊即可完成查驗,全程耗時平均不超過十二秒。這種「無感通關」新體驗,不僅減少了旅客翻找證件的麻煩,更降低了證件丟失、損壞的風險。「以前帶老人、孩子通關,總擔心證件拿錯或弄丟,現在不用出示證件,老人、孩子也能輕鬆通過。」澳門居民王女士帶著父母和孩子入境探親時說道。

 技術創新背後,是硬體設施的持續升級與服務保障的全面跟進。拱北邊檢站邊防檢查處副處長賀淑娟介紹:「經過前期的試運行,這種通關模式的便利性讓我們感到欣喜,為此,在二0二五年六月底暑期客流高峰時段來臨前,我們對原有的大部份快捷查驗通道進行了升級,新增六十九台智慧快捷通關設備,基本實現了查驗場地全覆蓋,讓更多旅客能夠感受到這一舉措帶來的實實在在的便利。」

 二0二五年十一月,國家移民管理局推出十項新舉措,將拱北口岸的「刷臉」智慧通關模式推廣至上海虹橋機場、廈門五通碼頭、橫琴口岸、港珠澳大橋等全國多個口岸,讓智慧通關的便利惠及更多地區。此外,也在原有適用「刷臉」智慧通關群體的基礎上,新增了持五年有效台灣地區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且同意採集核驗面相、指紋資訊用於出入境邊防檢查核驗的台灣地區居民。

 拱北邊檢站相關負責人表示,站在試運行一周年的新起點,拱北口岸智慧快捷查驗模式正向著更智慧、更便捷、更普惠的方向邁進。這條連接珠澳的「智慧通道」,必將承載著更多旅客的期待,為服務高水準對外開放、促進生產要素高效流動、改善旅客通關體驗、不斷提升跨境往來便利化水準等注入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