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藝珠海報道】十一月十五日,由國家新聞出版署出版融合發展(北師大出版社)重點實驗室、北京師範大學教材研究院、《中國教師》雜誌聯合主辦的第三屆「京師杯」中小幼教師數位化教學能力展示活動總結大會暨教師數位化論壇在珠海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作為第七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的主要論壇之一,本次活動以「專業▪權威▪引領──深化數位化教學融合,賦能教師專業發展」為主題,彙聚了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獲獎教師代表以及教育行業的同仁,共同探討數位化時代教師發展的新路徑。
北京師範大學副教務長兼培養處處長竇非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當前亟須探索大規模因材施教和人機協同教學的有效路徑,推進資料精准驅動、線上線下一體、理論實踐融合的模式改革,為建設學習型社會貢獻力量。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教育學會物理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李春密強調,數位化教學的核心在於「教學」本身,而非單純依賴「技術」。物理教學的根本是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要積極將人工智慧、虛擬實驗、大資料分析等新技術融入物理教學過程,推動教學方式實現從「傳統講授」到「智慧探究」的深刻轉型。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期刊社副社長陳雄系統回顧了活動發展歷程。自二0二0年創辦以來,「京師杯」已吸引全國三十一省(市、自治區)超二萬所學校、十多萬名教師參與,徵集作品超十萬件。本屆活動參與學校數量同比增加百分之五十,收到教學設計、教學課件、教學微課等作品近一萬件,最終評選出三十九項一等獎、七十五項二等獎、二百四十六項三等獎,並設立最佳創意獎、最佳技術應用獎、最佳藝術效果獎三項單項獎。
竇非、馬朝陽、李春密等專家和領導為獲獎教師頒發榮譽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