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議長急召議員投票 美政府停擺有望終結
【香港中通社十一月十一日電】美國參議院當地時間十日開會,通過將臨時撥款延長至明年一月三十日的法案,以重啟聯邦政府運作。法案稍後會交由眾議院處理,眾議院議長約翰遜當日緊急呼籲全體議員「立刻返回華盛頓」,為結束聯邦政府長達四十一天的「歷史性停擺」作投票準備。
事件轉機始於九日晚上。參議院以六十票贊成、四十票反對,通過聯邦政府臨時撥款法案的程序性投票,正式解鎖最終表決通道。當日八名民主黨議員突破黨派立場加入共和黨陣營,使贊成票數達標。此前,民主黨因堅持延長《平價醫療法案》醫保補貼條款與共和黨僵持,此次妥協被視為「結束停擺的關鍵一步」。
約翰遜在十日記者會上難掩興奮:「噩夢終於要結束了!部份民主黨同僚終於願意共同行動。」他強調,當前華盛頓因停擺已陷入混亂──近半數航班延誤或取銷,聯邦僱員無薪工作,國家公園垃圾堆積,「所有議員必須立刻返崗,確保參議院通過法案後,眾議院能第一時間表決」。
按美國立法流程,參議院通過程序性投票後,需正式表決通過臨時撥款法案,再由眾議院審議,最終經總統特朗普簽署生效。約翰遜明確目標:「希望眾議院最早十二日對參議院方案投票。」若一切順利,聯邦政府最快下周恢復運轉,結束自十月一日起的四十一天最長停擺紀錄。
美媒報道指出,上述臨時撥款法案將維持部份政府部門正常運轉至明年一月,但不包括此前民主黨人一直堅持的延長醫保補貼條款。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共和黨人圖恩向民主黨人保證,將在十二月中旬就醫保補貼舉行投票。
美國四十一天的停擺已造成超過千億美元經濟損失,八十餘萬聯邦僱員被迫無薪工作,公共服務嚴重受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