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雁物語)遊歐有感  譚美

北歐四國遊,去前曾有期望,完結時卻如釋重負。不是旅程不夠精彩,只因有四十年前之歐遊體驗;此番印證了旅行要「趁後生」。從前精力充沛,如今大步都感氣喘,時不我與。幸好有女兒相伴,讓旅程有了照應,但也造就摩擦之契機。

北歐有別於西歐,天氣除了沒有那麼冷,看的大不相同。意大利、法國和英國看藝術品居多,而北歐則大自然景觀佔優。以時間論,四十年可把一個國家來個翻天覆地,但在歐洲各國哪怕是一百年,他們的變化有限,除了順應世界潮流諸如電子支付,流動電話和在巴黎羅浮宮外建了個金字塔入口外,就是多了共享單車和電動滑板車,除此之外,我這個從東方來的遊客甚麼也感受不到。

如果硬要找不同處,就是全程之四位導遊都說粵語,給我們這些不諳英語的有方便之門;雖同說粵語,但質素也有高低,首兩位是四歲從國內來丹麥的帥哥和從廣州來的女士,他們口齒伶俐及言詞簡潔並無多餘的助語詞,是團友至愛,第三位是隨夫到瑞典的香港人妻,經驗豐富懂搞氣氛,但不知是否瑞典的生活指數高,她不得不向團友推銷各種商品。

第四位就令人詬病,來芬蘭讀書繼而嫁了當地人的一位山東姑娘,粵語不太純正不是死因,致命傷是每說完一句話就自顧自地「咔咔」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