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不僅食物的溫度對體溫有影響,食物本身也有寒熱溫涼的特性。吃寒涼的食物能給身體降溫,例如綠茶性寒,即使喝熱的綠茶也有降溫的作用;吃溫熱的食物能讓身體更溫暖,例如喝紅茶,或是在食物中添加胡椒、肉桂等香料,都有暖身的作用。
而冷飲或許可以短暫緩解身體的熱,但長此以往可能影響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甚至引發心血管疾病。不過,對於體質不同的人影響也不同。特別是有下列身體狀況的時候,喝冰水要慎重。
1.脾胃虛弱者
中醫認為,脾胃掌管消化與吸收功能,負責將食物轉化為氣血,為身體提供能量。中醫所說的「脾」與西醫所說的有所不同,中醫的脾與胰臟、十二指腸同屬一個系統。脾胃喜歡溫暖怕寒,飲用冰水會使脾胃受寒,導致消化功能下降,進而出現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此外,脾也調控身體的代謝機能,脾虛會引起水腫或肥胖。若身體狀況良好、腸胃功能正常,偶爾喝冰水一般不會造成明顯問題。
2.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溫度降低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發作的風險。有研究發現,在寒流之後,心肌梗塞的住院率會增加。至於喝冰水是否會引發心血管疾病,目前研究還不多,但還是建議冠心病或心肌梗塞患者少喝冰水。
3.呼吸道敏感者
對於呼吸道敏感的人,冰水可能刺激氣管,誘發咳嗽或氣喘發作。相反,研究發現,相比起室溫的飲料,喝熱飲更有助舒緩感冒或流感引起的流鼻水、咳嗽、喉嚨痛、打噴嚏等症狀。
4.孕婦
孕婦喝冰水要小心,因為冰塊製作過程中可能被細菌污染,有引發感染與消化不良的風險。懷孕三個月之內的孕婦也要少吃寒涼之物,以保護腸胃,減少對子宮的刺激。
5.經期女性
大部分有痛經的女性,在喝冷飲後疼痛會加重,這是因為許多女性的體質偏「宮寒」。「宮寒」是指生殖系統氣血循環不佳,下腹常常冰冷,經痛並伴隨經血顏色暗紅、帶血塊。宮寒的女性如果喝太多冷飲,容易造成子宮的血管與筋膜收縮,加劇痛經,還有可能導致分泌物變多以及受孕困難。
6.更年期女性
很多更年期女性喜歡喝冰水。在中醫看來,這是因為更年期女性有「陰虛火旺」體質,也就是陰虛所導致的燥熱。中醫所說的「陰」是一種寒冷溼潤的能量,可以降溫並滋潤身體,對應身體的津液。但如果長期大量吃冰會加劇身體燥熱,例如口乾舌燥、潮紅、冒汗等虛火症狀。因此應該多吃一些滋陰的食材,讓身體陰陽平衡,例如蜂蜜水,可以更好緩解熱潮紅症狀。
7.尿道炎患者
吃冰雖然不會直接導致尿道炎,但冰品會使血管收縮,特別是尿道周邊的血液循環會變差,對於本身尿道敏感或容易發炎的人,可能成為尿道炎的誘發因素。而每個人的耐受度不同。如果在吃完冰品後出現排尿不順、灼熱或搔癢等症狀,應減少或停止食用,並保持足夠水分攝取及良好個人衛生,以確保尿道暢通乾爽。◇
(資料來源︰每日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