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思緒  圖文/綠水青山

 今年的中秋節經過颱風「麥德姆」的洗禮,中秋節燈飾仍亮麗,公園和休憩區都可以全部開放,讓市民歡度中秋。

 澳門賞月之地不少,中秋節是團圓的日子,市民若不出門多在家中的平台或天台,與家人一起吃月餅和賞月,若戶外的賞月,可選擇到公園或廣場席地而坐,若想環境更舒適寬廣可選海灘及水塘等戶外空曠的地方,在戶外有漂亮的中秋燈飾增添環境氣氛,還有塔石區婆仔屋的豐富中秋節活動,是很好的親子活動,每年都能吸引很多家庭參加。

 今年因颱風影響,國際煙花比賽延期,然而中秋這個團聚歡樂的節日,一家人在明月的見證下相聚一起,也能洋溢溫馨歡樂氣氛,皎潔的明月仍能為大眾帶來開心愉快的晚上。

 在傳統的節日中,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中秋,因為母親有供月餅會的習慣,所以我們會提前去取月餅,供月餅會是會送竹籃製的豬籠餅,或送用玻璃盒裝着的豬仔餅,這些恩物母親都會送給我吃和玩。最開心還是可以到新馬路看中秋節的牌樓,每年新馬路的餅店都有搭建彩燈牌樓來吸客,這些美麗牌樓每年都有更新,是大眾免費的娛樂,牌樓的內容都是家傳戶曉的故事人物,一看便知不用提問。

 童年時家境雖然貧困但在中秋節,父母仍然備會好豐盛的菜餚與叔父一家吃飯,飯後一眾堂兄弟妹玩燈籠,父親會為我和妹妹用柚子皮製成燈籠,他用柚子皮刻出兩個不同的花紋,而兄長他們懂得用硬煙盒做成塔型的燈籠,一層層的很是美觀。那時的孩童手裡拿着多是自製的燈籠在街上走動,算是為昏暗的街道增添那點點的豆光,孩子創意無限寬樂也無限,沒有玩具就自己動手做,集體遊戲也有多種玩法,只要有人就可玩,我們依據人數多寡來決定遊戲的內容,街中心或土地公公前的空地也可玩,我們的遊戲靈活多變可以玩得暢快,而昔日的友誼常存於心間。

 仍然記得那首兒歌:「八月十五是中秋,有人快活有人愁,有人對月嘻哈笑,有人對月倍憂愁,有錢人家吃月餅,無錢人家吃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