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旅途中,能否實現夢想,行事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齊宣王就與孟子探討過這一話題,孟子舉了個好例子「為長者折枝」,此不能是「不為」,而並非「不能」,這種觸手可及的小事,很明顯是態度問題。人生如棋,落子無悔。只有做出正確抉擇,才能實現人生夢想,成就輝煌未來。
「不能」,或許是天賦不足,或許是資源匱乏,或許是環境限制,但這並非不能打破。霍金天生殘疾,不能像正常人一樣自由行動,但是他卻靠自己堅強的毅力和卓越的才智,在宇宙學領域達到舉世矚目的成就。所謂的「不能」是現實給予我們的考驗,是我們必須正視的困境。在困境中,我們必須積極尋找解決方法,實現突破自我,打破所謂的「不能」,改變「不為」的局面。只有不怕挑戰,才能戰勝困難,最終實現自己的夢想。
態度決定了成敗,選擇「不為」是錯誤的決定。我們應該有所為,大膽設想人生的可能性。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從小熱愛昆蟲,縱使父親強烈反對並且希望他從醫,他也沒有選擇放棄而無所為。最後他靠著五年艱難的環球探索證明自己,打動了父親。達爾文的故事告訴我們,即使前路困難重重,也不能輕易放棄。如果放棄,那便是主動放棄了成長的機會,失去了實現夢想、成就人生的時機。
說起「不為」,我想起了魯迅先生的一句名言:「真正的猛士,敢於正面慘澹人生,敢於直視淋漓的鮮血。」即便困難像一座高山阻擋在面前也要去嘗試跨越。如果總是害怕失敗,不去嘗試,就沒有辦法改變不能、展現才幹!
如果不去嘗試,不去實施,不去努力,就不會有成功,夢想也不會實現。曾經,有一款電腦一經上市,就成為了筆記本電腦市場上的霸主。發明這款電腦的人叫做戴爾,他本來大學正在就讀法律專業,但因對電腦十分熱愛,全然不顧家人反對,堅決中途輟學去鑽研電腦。最終經過他多年艱苦終於獲得了成功。這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即使人人都認為你不能,但你也要去嘗試,實現夢想就要有所為,哪怕再小的可能性,也要不懼艱難,敢於挑戰,將不能變成能。不去「為」,而直接選擇「不為」,又怎麼能知道自己能不能呢?
在人生的舞臺上,我們要大膽選擇施展才幹,這樣才能闖出屬於你自己的人生之路。正確抉擇是實現人生夢想的關鍵,若想「有為」,就必須對「不能」說不!讓我們一起摒棄「不為」,為了夢想拚搏奮進。突破自我,蛻變自我,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