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童真全版內容

(童真謎語)

紫杆杆生紫葉,

紫葉葉開紫花;

紫花花結紫果,

紫果果包芝麻。

 (猜一種蔬菜)

(謎底在本版找)

圖:曹長雄

(童真文章)海水的自述  聖家學校  四年級  梁詩睿

 大家好,我住在浩瀚的大海裏,在正午陽光的映照下,我顯得格外蔚藍,而每當黃昏時分到來,我便會發放出金燦燦的光芒,你能猜到我是誰嗎?對了,我就是大家熟悉的海水,我有很多好朋友,魚兒、蝦兒、蟹兒、海龜、海豚、鯊魚、鯨魚等海洋生物都是我的好友,我們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能夠看見牠們快樂地生活,是我一輩子最幸福的事。

 遺憾的是,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我的懷抱多了很多「壞東西」——塑膠廢棄物,它們隨水漂流到各個水域,我的夥伴們也因此受到影響。魚兒誤吞塑膠導致腸胃阻塞,一次性飲管插到小海龜的鼻子裏,對牠們造成了致命的傷害。也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我感覺我有持續發燒的跡象,水溫的升高使珊瑚失去光彩,導致大規模死亡。我體內的毒素也因為人類活動不當而顯著增多,使我的好朋友難以生存。

 親愛的人類,可以救救我的好朋友嗎?我不想看到牠們難過,請讓我們恢復健康吧!◇ (謎語謎底:茄子)

(童真文章)我心目中的中秋節  培正中學  五年級  張凱茵

 「月餅圓又圓,餡兒甜又甜;蓮蓉裹蜜意,蛋黃藏中間。」

 聽到這首可愛的童謠,你們就一定能猜到——中秋節就要來啦!你心中的中秋節,是什麼樣子的呢?

 我想,如果中秋有顏色,一定是熱烈的中國紅、皎潔的月光白、豐收的秋葉金;如果中秋有形狀,那一定是「圓形」——團圓的圓、圓滿的圓;如果說中秋節有味道,有人會說是瓜果香,有人會說是桂花香,但在我心裏,一定是彌漫在空氣中甜甜的月餅香!

 小時候我問外婆:「為什麼中秋偏偏是八月十五?」外婆笑著說:「你看,雖然每個月都有月圓,但是中秋的時候是不是更圓,更大啊!而且呀,秋季是豐收的季節,以前的人們忙完一年的農活,把秋季最中間的一天當作節日,家家戶戶團聚在一起,吃著收穫的糧食和水果,在庭院中賞月,慢慢地,這個日子就變成了我們現在說的『中秋節』。」

 我又問媽媽,中秋節要吃什麼美食嗎?媽媽說:「肥美的大閘蟹、軟糯的芋頭蘸白糖、香噴噴的蓮蓉蛋黃月餅……再配一壺桂花茶,剝一個柚子,摘一串葡萄——這就是中秋的味道,團圓的味道。」媽媽忽然又問我:「傳統節日能夠一代代傳承,你知道為什麼嗎?」我搖搖頭。媽媽說:「因為有特定的時間、專屬的美食、和美好的寓意。這三個要素缺一不可。」我恍然大悟:「中秋節是八月十五,專屬的美食是月餅,特殊的含義是團圓!」媽媽笑著點了點頭。我心想:春節、元宵節、端午節都是這樣吧!

 可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在這一天和家人團聚。蘇軾曾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只要我們心懷祝願、共望明月,哪怕遠隔千里萬里,在同一片月光下,也共享著這份穿越時空的曠達與溫暖。◇

(童真文章)伶仃洋上的「護海人」  新華學校小幼部  六年級  張健輝

 在粵港澳大灣區,伶仃洋的海浪年復一年拍打著岸灘。阿海叔在這片海域生活了大半輩子,皮膚被曬成深褐色,像浸過海風的礁石,他是我要找的「自然守護者」。

 阿海叔年輕時是漁民,那會兒伶仃洋裡魚多蝦肥,一網下去,銀閃閃的魚能把船舷壓得彎彎的。可這些年,海洋垃圾多了,水質變差,魚群越來越難尋。看著漸漸「生病」的大海,阿海叔坐不住了,他放下漁網,當起了海洋保潔員。

 每天天還沒亮,阿海叔就駕著小船出發。他戴著草帽,拿著長長的網兜,專撈海面上的塑料瓶、泡沫板。遇到大的垃圾,比如被海浪卷來的破漁網,他得費好大勁,把船靠近,再一點點拖上船。除了自己幹,阿海叔還拉著一些年輕人搞起了「護海宣傳」。他們在海邊支起攤子,給遊客講海洋保護的事兒,教大家怎麼分類垃圾,還組織志願者一起清理海灘。

 在粵港澳大灣區,像阿海叔這樣的自然守護者還有很多。他們守護著海洋、山林、濕地,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人與自然是共生的,守護自然,就是守護我們的家。阿海叔在伶仃洋上的身影,就像一座燈塔,照亮我們保護自然的路,也讓更多人明白,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然的守護者,為這片土地的綠水青山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