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真文章)伶仃洋上的「護海人」 新華學校小幼部 六年級 張健輝
在粵港澳大灣區,伶仃洋的海浪年復一年拍打著岸灘。阿海叔在這片海域生活了大半輩子,皮膚被曬成深褐色,像浸過海風的礁石,他是我要找的「自然守護者」。
阿海叔年輕時是漁民,那會兒伶仃洋裡魚多蝦肥,一網下去,銀閃閃的魚能把船舷壓得彎彎的。可這些年,海洋垃圾多了,水質變差,魚群越來越難尋。看著漸漸「生病」的大海,阿海叔坐不住了,他放下漁網,當起了海洋保潔員。
每天天還沒亮,阿海叔就駕著小船出發。他戴著草帽,拿著長長的網兜,專撈海面上的塑料瓶、泡沫板。遇到大的垃圾,比如被海浪卷來的破漁網,他得費好大勁,把船靠近,再一點點拖上船。除了自己幹,阿海叔還拉著一些年輕人搞起了「護海宣傳」。他們在海邊支起攤子,給遊客講海洋保護的事兒,教大家怎麼分類垃圾,還組織志願者一起清理海灘。
在粵港澳大灣區,像阿海叔這樣的自然守護者還有很多。他們守護著海洋、山林、濕地,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人與自然是共生的,守護自然,就是守護我們的家。阿海叔在伶仃洋上的身影,就像一座燈塔,照亮我們保護自然的路,也讓更多人明白,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然的守護者,為這片土地的綠水青山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