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騷小話兒)搞手之悟 喬捷
我好怕和那些搞活動說不用寫新聞通稿給記者的人講道理,主要不是寫不寫的問題,而是這種唯我獨尊的態度會令人不高興。好簡單,你想記者來現場,問題是你的活動到底有沒有新聞價值呢?靠關係勉強叫記者來了,人家勉強把稿子寫好了,事後又說人家的報道沒品質,寫不出他們想要的效果。真的只是記者問題嗎?
做公關傳訊,就是想記者按自己想的方向報道活動,提供活動方的角度必不可少。傳媒的角度是面向公眾,報道重心是活動對公眾有甚麼好處,其他諸如主辦方的努力、邀請到甚麼嘉賓,還有工作人員的名單,他們喜歡寫就寫,不喜歡寫也不失作為傳媒的專業性。到最後,本來是搞活動爭取曝光,依靠傳媒的版面平台給公眾留下好印象的目標,自然失分了。沒有為勞苦功高的工作人員留下點記錄,責任則全在主辦方了。
搞活動自然想面面俱圓,讓幫你工作的人開心,讓來的人有收穫。網絡時代,所有新聞即時擴散,人人都是傳媒,為甚麼大家仍尊重傳統媒體?甚至有些地方會以在某媒體發表了新聞動態,來視自己把傳訊工作做到位。一句到尾,活動主辦方和傳媒就是合作和互助的關係。須知一天下來,報館、電視台接收的採訪通知那麼多,而記者就那麼幾個,一天跑十趟八趟新聞,光是交通往返,都沒給記者留下多少寫稿時間了。如果活動方基本資料做得好,有新聞通稿給記者參考,這新聞「跑」起來當然快。若然甚麼都覺得記者能搞定,那麼報館給面子派人,記者也只能按新聞寫作規範給個小快靈的報道了,誰都不要怪誰。有時想,現今的記者去現場採訪一些沒甚麼新聞價值的活動,其實為的已不是寫稿,而是看你的活動有沒有騙人、通稿的內容有沒有誇張失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