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跳碰)話語權 邱文
放一場煙花,原本是喜慶,又或是商業營運的錦上添花,卻不曾想到,竟然激發起輿論反彈,直指煙花燃放主辦方和當地政府,從中,掀起了對自然生態維護和商業運作力量無孔不入的議題。
一家戶外運動品牌在喜馬拉雅山區舉辦煙花秀,偌大山體五彩繽紛煙火炸開的,竟然是跟「敬畏自然」主題相悖的社會反饋,引來罵聲不斷。概因,這份打着藝術之名,選址在地球最「脆弱」山體喜馬拉雅山區來燃放「爆炸式」煙花的「表演」,事後引發人們反思,究竟是「敬畏自然」,還是有商業操作打着這個旗號,罔顧這片人間淨土,將喜馬拉雅山區破壞變成難以自行「修復」的大自然人為重創?
由是,引發人們思考,怎樣在當今大自然嚴重受到人類發展而重創的關鍵時刻,真正的敬畏自然,將生態好好保育。當中,又牽引出來商業行為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打着各種旗號宣傳品牌達到提升商業價值目的,卻以「資本」強勢形成各種破壞力度,以至對人文的扭曲、誤導,在今天過度商業化社會大環境中,呈現負面形象。
設若人們能夠省思近半個世紀以來人類世界由發達經濟體主導的商業操作,不難察覺資本強勢形成的國際話語權,以及對價值觀的定義,正在產生「一家獨大」的指引作用,從而改變了人們的思維,僅僅依循資本主導方向,認同它作出的判斷和價值觀,甚至將「阻礙」它「暴利」行為的各種要素,惡意扭曲、抹黑,來達到自肥目的。
「營養」、「醫療」、「生活」、「美顏」……看看這些當今所謂發達社會、現代生活的取態,竟有如斯類同的話語權操弄影子。將喜馬拉雅山區燃放煙化貼上「敬畏自然」標籤竟受到輿論反彈,看來,也是人們對資本操弄、商業取向省思的意識「反彈」,不願意掉入他人話語權挖坑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