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戰強颱將損失降至最低使社會平安度過危機 市民咸認同特府的超前部署

 【專訪】「風王」「樺加沙」正面吹襲本澳,八號風球、九號風球、十號風球共發出達(三十)小時。氣象局稱,「樺加沙」為本澳帶來顯著的影響,並創下多項氣象記錄。

 市民普遍認同或稱讚政府今次防風防災的超前部署。

 超強颱風「樺加沙」正面吹襲本澳,氣象局在二十三日下午五點發出八號風球,二十四號凌晨四點發出九號風球、緊接清晨五時卅十分發出十號風球,一直維持到二十四日下午四點,再轉發八號風球,並一直維持到昨晚十一點再改發三號風球。

 被稱為今年「風王」的超強颱風「樺加沙」,全城嚴陣以待,政府超前防風部署,經歷過三十個小時的八號、九號、十號、再改掛八號後,朋友圈,社交平台等都發出信息都稱鬆了一口氣,小城總算平安渡過「樺加沙」。昨日傍晚,有市民見風勢減弱,落街走走。不少市民認同和稱讚政府今次部署。「做得好好,大家都平安渡過」。低窪地區昨日仍出現水浸停電問題,有商戶和市民表示理解,水浸是海水倒灌,停電因為水浸水位太高,相信政府及電力公司等相關部門都盡了力。亦有商戶稱,在掛八號風球前,已將貴重貨物搬到高處,水浸損失已盡量減低。不過,有網片反映,有超市防水閘未見成效,超市內有大量水湧出街外,有網民稱,相信有待政府作跟進是否屬實。

 氣象局表示,「樺加沙」以超強颱風姿態來襲,並打破多項氣象記錄,其中包括:打破了氣象局自一九六八年有記錄以來,首次於同一年內,兩度發出十號風球;以及生效時間最長的十號風球,達十點五小時。

 在十號風球生效期間,本澳各區錄得最大十分鐘平均風速達十二級,最高陣風更達十四級。此外,熱帶氣旋信號生效期間,整體達八號風球風力或以上時段長達十五小時。

 「樺加沙」進入南海後,以偏西北偏西方向靠近廣東沿岸,於本澳以南約九十公里掠過。雖然並無正面吹襲本澳,但由於「樺加沙」一直維持「雙眼牆結構」,其「外眼牆」最大風雨區域持續影響本澳,造成持續的十二級颶風。

 「樺加沙」環流廣闊、強度高、且採取相當接近珠江口的路徑,所造成的風暴增水顯著,加上與天文潮高潮位重疊,風暴潮威脅相當大。最終,「樺加沙」為本澳帶來大範圍的嚴重水浸,內港一帶最高水浸高度達一點五一米,達紅色風暴潮警告級別。

 氣象局表示,雖然預料「樺加沙」將逐漸遠離本澳,持續以偏西方向移動,大致趨向廣東西岸,但預料其殘餘雲雨帶仍會為本澳帶來大驟雨及雷暴,市民需要注意暴雨風險。

 此外,另一熱帶氣旋「博羅依」本周後期會進入南海,按現時預測大致趨向海南島以南海域,與本澳保持較遠距離,氣象局會密切留意其動態。

  黃少澤謝齊心協力未釀重大事故

 【又訊】保安司司長、民防行動中心聯合行動指揮官黃少澤昨晚總結應對熱帶氣旋「樺加沙」工作。他稱,今次八號或以上風球共歷時三十小時,各範疇齊心協力提前做好各項預警和應對部署,儘管本澳遭受十二級颶風的吹襲,而且出現大面積的嚴重水浸,期間並未釀成重大事故,亦在短時間內讓社會基本復常,有賴各民防架構成員充份溝通、緊密配合,各類預警發佈、應對部署和防範措施,都能提前到位和有效落實。

 黃少澤稱,低窪地區疏散撤離計劃約於昨日(二十三日)下午五時完成,期間成功撤離九千零七十戶、共三千二百三十六人,戶數較人數多是因需要撤離地點大部份是商鋪,沒有登記居住人口。他又稱,今次錄得八宗相關受傷個案中,一人因跌傷導致顱骨受損而重傷,需留醫治療,無生命危險,另外七人輕傷。

 黃少澤稱,今次應對工作充份體現由政府主導,社區多元參與,市民積極配合的現代民防工作模式,他期望社會繼續保持警惕、齊心合力,全民共同築牢社會的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