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檔案室)炎夏說熱痱  海浪

九月已半,秋分將臨,正是「二八平分」(是指農曆二月及八月晝夜平分),金風送爽的好

時節,可是,位處華南的澳門,暑熱依然,白天氣溫,仍徘徊在攝氏三十度以上,加上近年全球氣溫上升,澳門的夏天,就比以往更熱,日子也更長。

悠悠夏日,最佳、最便捷的避暑方式,莫過於躲進冷氣室內,足不出戶,享受清涼的夏季。今之澳門,乃世界之富裕地區,冷氣機已成為家庭的必備電器,夏夜氣溫,雖仍未降,人們只需開啟冷氣,就可以舒適,安寧地一睡到天明。

澳門家庭,冷氣機普及使用,也僅是近二、三十年來的事,記得兒時,普通家庭都未有冷氣機,甚至電風扇也欠奉,只有某些戲院或豪華餐廳、食肆,才會安裝冷氣,店舖門前,例必標明「冷氣開放」,以作招徠,故不少中老年人,夏日午後空閒,便入戲院「歎冷氣」,只需花費幾毫一塊,可在冷氣室內兩小時,避開暑熱,美美的睡一覺,就覺得非常「超值」;但在晚間,就無法躲避暑熱的煎熬了。

那時候,由於家居悶熱,許多人都會生熱痱,尤以小孩,大都滿身熱痱;吾家亦不例外,兄、姐都是熱痱的「忠粉」,每年都長出成片緋紅的熱痱,被母親形容為「仿似沙紙」,每逢夏季,常見姐姐的臉額,均布滿大量緋紅小疙瘩,連成一片紅腫,頗為嚇人;倘高溫持續,不少成人,也長出熱痱,只是程度輕點而已。

雖然,孩子的熱痱這麼嚴重,但大多數家長都不大理會,日常只擦點爽身粉、熱痱粉,或給孩子用「藥水梘」洗澡,卻收效甚微,必須待至秋涼之後,才逐漸消散。

那年代,大人們還另有說法,道:長熱痱是因為小孩忟憎所致。可是,鄰家不少安靜乖巧的女孩,也同樣大長熱痱,大人卻無法解釋。上網查找資料,說:熱痱,又稱為汗疹、痱、粟疹、粟粒疹,是因為在高溫悶熱的環境下,出汗過多,而且蒸發不暢,導致汗管開口暫時性阻塞,汗管破裂,汗液外溢,滲入周圍組織所引起的淺表性炎症反應。那時澳門人的家居,都是非常悶熱,沒有冷氣,也鮮少電風扇,生熱痱全是悶熱所致,與孩子是否煩躁忟憎,完全無關,故不長熱痱的孩子,才是另類,而筆者就正是那些幾乎不長熱痱的另類小孩了。

今天的澳門,家家都有冷氣,小孩長熱痱,基本絕跡。於零零後的千禧孩子而言,熱痱,只是個既陌生,又遙遠的名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