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直選六組最後衝刺

 第一組澳門民聯協進會

 【特訊】第八屆立法會選舉宣傳期臨近結束前,直選第一組澳門民聯協進會受託人陳明金,候選人宋碧琪、李良汪、陳禮祺、呂思穎等一行,繼續落區走訪黑沙環、望廈、水塘一帶及氹仔社區,聆聽居民與商戶對各項政策措施和社區建設的意見,並向居民介紹團隊參選政綱。

 民聯表示,物價升幅關乎社會大眾的生活開支,對基層家庭或依靠政府福利作為主要收入的長者,將構成持續影響。根據最新資料顯示,今年七月份本澳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上升百分之零點一二,按月上升百分之零點一一;截止今年七月為止的十二個月,綜合消費物價平均指數較上年同期上升百分之零點二八。雖然政府定期巡查掌握民生必需品庫存及供應變化、跟進車用油品及石油氣價格變動情況,以及收集多類民生食用品及燃油產品的價格和優惠資訊等,但物價的公開透明,只是讓消費者可以更清晰本澳物價情況的一環,關鍵還是制定有效措施及支援方案,真正紓緩居民的生活及經濟壓力。

 民聯建議當局持續密切監察市場變動,如物價升幅持續擴大甚至出現不合理情況,必須按照現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啟動價格調查機制,釐清價格形成及其合理性,落實政府依法監督的權力,並促請相關部門制訂預案,以實際行動保障居民合理消費權益。同時,呼籲當局制訂預案,為有需要的基層家庭提供必要的經濟支援,減低物價不斷上漲對相關群體生活造成的經濟負擔,紓解民困。

 此外,該團隊認為,不少在職人士既要應付職場方面的就業壓力,同時還需肩負家庭方面的經濟重擔,壓力不能忽視。建議特區政府重新考慮推出更多惠民紓困的措施,包括參考二O二O及二O二一年做法,調升居民職業稅退稅百分比及上限,以減輕在職僱員所面臨的生活壓力,從個人至家庭以至整個社會,盤活整體經濟,惠及更廣大民眾。

 第一組民聯共十名候選人,順序為;宋碧琪、李良汪、陳禮祺、呂思穎、吳鴻祺、許治煒、陳茵茵、王莞勛、吳芸曦。

 第二組新希望

 【特訊】第八屆立法會選舉宣傳期到尾聲,直選第二組新希望,昨晚假宏開宏建休憩區舉行宣傳晚會、晚會的參與者非常踴躍,多人到場支持。期間候選人同在場支持者互動溝通,了解更多市民市民大眾的訴求。

 新希望政綱關注到房屋、醫療衛生、就業、教育、社會保障、勞工權益、道路交通、退休制度、弱勢社群等重要人群提出調整津貼福利的議題。重點爭取人人有屋住,要求政府依據出生率科學規劃公共房屋,並合理降低售價,致力實現人人有屋住的目標;人人有工開,維護本澳市民就業優先,保障澳門永久性居民在博彩承批公司的優先就業權益;人人有醫保,為所有澳門永久性居民實施免費醫療保健制度;人人受教育,實現公立高等院校學費全免,同時增加高等教育院校學生的獎學金和助學金,助力學子成長。長者有保障,向長者派回央積金二萬一千元;爭取弱勢社群權益,將非正式照顧者和單親家庭的津貼增至八千元,傳遞社會溫暖;將婦女產假延長至九十八日,充份保障女性權益;保障孩童權益,制定專門法律打擊校園欺凌,並加強學校、家庭、政府部門及私營機構之間的合作;文體發展方面,保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支持本地藝術家,同時勵青年更積極投入文化領域,開拓相關行業的創業機會,造成本澳青年多元文化發展。爭取恢復公務員退休金制度,使公積金制度公務員在退休後可收取年資、家庭及房屋津貼;助力民生消費和微企,全面派發一萬五千元現金分享,並每年向每位合資格居民發放價值一萬澳門元的消費卡,以刺激經濟,提升生活品質;延長微企還款期,政府提供利息補貼,支持小微企業發展。

 第二組新希望共十一名候選人,順序為;高天賜、陳孝永、謝誓宏、陳嘉偉、譚令儀、施米高、馮艷霞、曾鳳儀、霍秋儀、洪靄明、何少萍。

 第三組群力促進會

 【特訊】第八屆立法會選舉宣傳期倒數第二日,直選第三組群力促進會昨晚假友誼廣場舉行造勢大會,主題為「提升城市安全,重現舊區繁榮」,吸引不少支持者到場。梁鴻細、顏奕恆、林家全等候選人聚焦治水及經濟問題,呼籲選民「九.一四」踴躍投票支持「群力」。

 造勢晚會上「群力」候選人圍繞主題發言,並稱會認真整理、分析和跟進聽取到的意見,期盼廣大居民積極投票給第三組群力促進會,讓「群力」繼續進入議會為居民辦實事、謀福祉。

 梁鴻細在發言中承諾,如果能夠繼續留在議會,會繼續為社會福利、養老金爭取不低於最低維生指數。又提到澳門目前長者服務設施嚴重不足,包括長者宿位床位、日間長者護理中心以及文娛康體場所等。面對嚴峻選情,梁鴻細呼籲支持者群策群力,每票必爭,希望群力能夠力保議席。

 顏奕恆坦言選情非常緊張,仍需要繼續撐下去,呼籲大家在最後二十多個小時的宣傳期內共同努力,力保議席,讓群力團隊能繼續在立法會為廣大居民發聲,為改善民生發聲,為青年人發聲,為中小企業發聲。

 林家全表示,雖然自己是一名機師,但已在群力服務廿三年,承諾未來將積極為居民、年輕人和下一代爭取更美好生活。支持養老金調升至不低於最低維生指數,建立敬老金恆常調整機制,以及完善殘疾金和照顧者津貼等福利政策。

 三位候選人重申,群力重點關注防災減災,要求確保防洪基建按時完工,研究興建擋潮閘,根治水患問題。同時推動優化樓宇滲漏水仲裁制度,完善升降設備檢驗措施。同時關注產業結構單一、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居民結構性失業等問題,承諾推動延續就業援助措施,推出刺激內需政策,落實中小企業「三層式」支援方案,改善舊區基礎設施,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還將深化「旅遊+」融合發展,推進六大片區活化,培育新興產業,積極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第三組群力共十名候選人,順序為;梁鴻細、顏奕恆、林家全、梁俊傑、張淑玲、李永健、洪偉東、陳銘祺、徐幸潔、鄭文浩。

 第四組澳粵同盟

 【特訊】第八屆立法會選舉直選第四組「澳粵同盟」的政綱主要圍繞經濟發展、民生福祉、澳粵合作、社會治理、青年發展五個領域,提出推動社區商戶轉型升級,提倡彈性上班時間、推動澳門居民向上流動等。

 據該組介紹,今次是澳粵同盟第五屆參加立法會直選,團隊十四名候選人是一個新組合,相信將為立法會帶來新氣象。可以用「三新」形容,第一新是新組合,第二新是新作為,第三新是新氣象,期望以「三新」形象繼續紮根澳門服務澳門居民,推動澳門經濟和民生發展。

 第一候選人柳智毅曾任第六屆立法會委任議員。據他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主張改善本澳經濟發展不均衡的狀況,並促請政府再派發消費卡。消費卡是當前讓民生區經濟活力更均衡的強心針,亦是救命藥。

 首次參選的第二候選人李居仁,關注中小企營商環境。

 據李居仁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澳門正處於經濟轉型期,在中小企業營運上是比較艱難,尤其在民生區、舊城區。認為要改善經濟才能有好的民生。

 該團隊又稱,如果能夠進入立法會將推動政府優化醫療,以及各項社會福利措施。

 第四組澳粵同盟共十四名候選人,順序為;柳智毅、李居仁、伍雅芬、李蔭良、盧德基、吳華威、陳嘉豪、李耀坤、陳文浩、任君賢、甘智光、黃家豪、林華傑、凌家珍,

 第五組同心協進會

 【特訊】第八屆立法會選舉宣傳期尾聲,直選第五組「同心協進會」一眾候選人昨晚假塔石廣場宣傳政綱拉票,候選人李靜儀、梁孫旭及程嘉雯等向居民宣講參選理念,爭取選民在「九.一四」投同心一票。

 同心協進會召集人陳錦鳴,副召集人何雪卿、梁玉華、梁少培,顧問關翠杏、林香生等先後上台發言,回顧「同心」自一九九二年成立並開始參與立法會選舉,已服務澳門卅三年。曾任同心多屆議員的關翠杏表示,卅三年前,同心組成時,小城的法律仍不完善,無勞動法、無社會保障制度,是經過同心共同努力在議會爭取的成果。她又稱,在議會爭取議席,但社會的長遠發展,是離不開各位同心人共同努力和支持,才可以走得更長遠。「九.一四」希望大家撐同心。

 同心協進會候選人李靜儀、梁孫旭表示,在擔任議員期間,秉持「敢言、實幹、肯承擔」的同心精神,持續落區與居民接觸,積極與各行各業僱員交流,確保在立法會的每一句發聲,都能精準反映民意,並透過議會辯論動議和發言、把握不同平台為居民發聲和協助居民解決個案,切實保障居民的就業與勞動權益。又稱,同心團隊過去致力推動政府要確切落實「本地人優先就業」,樂見今屆政府接納同心議員意見,成立「促進就業協調工作組」,並要求公共工程招標須列出優先聘用本地僱員的要求,且設定聘用本地僱員的最低比例,這些政策的突破,不僅是同心團隊持續監督與發聲的成果,更是全體居民集結力量、同心協力的見證。未來,團隊將繼續推動博企、大型企業、文職與金融業等,讓青年有能力、有意願擔任的職位實現外僱退場。

 程嘉雯稱,經常與不同階段的青年展開交流,深刻體會到青年想「求變」、想向上流動,卻又感到無力的困境。

 經過政府多年的資源投入,現在有許多青年已經具備了扎實的專業能力,他們渴望更廣闊的舞台,一個能讓專業與熱情得到認可,並實現向上流動的空間。

 三人表示,今屆選舉,同心目標是力爭好成績,增加立法會中僱員和居民的話語權,但面對目前不止一個選團提出要力取更多議席,同心團隊面對不少挑戰和困難,希望大家能繼續給予支持投同心一票。

 第五組同心共十二名候選人,順序為;李靜儀、梁孫旭、程嘉雯、胡杏珊、陳嘉敬、鄺子豐、趙蘭瑛、梁銘恩、劉嘉翀、陳瀚深、陳昭怡、阮愛武。

 第六組美好家園聯盟

 【特訊】第八屆立法會選舉進入宣傳期衝刺階段,直選第六組「美好家園聯盟」,昨晚假祐漢街市公園休憩區,舉行以「活社區,撐經濟」為主題的造勢晚會,數百名支持者現場。主席團主席賀定一表示,昨晚是「好家園」的告急大會,今年的選舉形勢異常激烈,好家園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與壓力,兩席難保。呼籲選民在「九.一四」投票支持第六組「好家園」,在議會繼續發聲。賀定一又稱,「好家園」始終心繫北區發展,致力用經濟推動民生,用發展帶動幸福。

 黃潔貞、呂綺穎及鍾慧楠表示,北區的市政、交通等社區配套設施長期無法滿足居民需求,加上樓宇結構日漸老化,「祐漢七棟樓群」重建及都更進展緩慢,不僅影響居民生活質素,社區缺乏特色與吸引力更影響營商環境。因此,「好家園」推動政府「優設施、美家園」從而能「活社區、振經濟」,包括應優化各項涉及都更與樓宇重建的法律法規,引入機制提升都更重建誘因及開展更多片區都更項目。同時,要擴大樓宇維修資助,降低申請門檻,並增加如升降機、強制驗樓、家居維修等資助或免息貸款項目,全力改善北區環境。

 三候選人又關注到,北區居住人口密集,長幼人口比例高,要推動社區聚焦「一老一小一弱」改善空間與設施佈局。「好家園」一直主張要「區區有特色公園」,將爭取政府加快北區八個休憩區及鴨涌河公園重整,對各項社區設施適兒、適老及無障礙改造,營造全齡友好社區。

 黃舒翔、林毓霞表示,北區不僅是民生區,更是本澳社區經濟的基本盤。當前社區經濟環境疲弱,中小企現金流減少,同時又面臨融資難、融資慢、缺擔保等問題。將促請政府繼續延長相關措施的時間與力度,並提出要引導更多中資機構、大型休企資源投入社區發展,盤活社區經濟並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

 第六組「好家園」共十四名候選人,依次為;黃潔貞、呂綺穎、黃舒翔、林毓霞、阮舒淇、傅騰龍、馮嘉林、周惠儀、黃淑禧、李結仁、鍾慧楠、黃美清、張健娜、崔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