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二零一七年「天鴿」襲澳以來,澳門市民深刻體會到自然災害的威脅。那次颱風造成嚴重的市面破壞,許多市民在風雨中失去了生命,「天鴿」過境後的澳門市容,都成為了澳門人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然而,正是這次悲劇讓澳門政府意識到必須加強防災工作,從而在隨後的幾年間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幾年間,政府逐步加強了颱風的預警系統,通過氣象局及時發布氣象信息,以及多番提醒,讓市民可提前做好準備。這些預警不僅包括颱風的強度和路徑,還提供具體的應對建議。現在每一次遇上颱風過境,政府都確保這些風暴信息能傳達到每一個市民,讓大家在面對颱風時能夠保持冷靜,有充足的應對時間。
其次,政府對市區進行了徹底的清理和整治,特別是在受災或低窪區域,加強了排水系統的建設,加裝水閘防止水浸。這些基建設施的建造,不僅提高了城市的防災能力,也讓市民在面對颱風時多了一份安全感。每當颱風季節來臨之前,部門亦會派出工作人員對市面進行檢查,確保所有潛在的危險因素都能得到妥善處理。
此外,社區參與的撤離演練也變得更加普遍。政府組織了多次模擬演習,讓市民、社區人士都了解到颱風來臨時,應如何行動,以至怎樣快速、安全地撤離。這些演練提高了居民的防災意識,也促進了社區之間的互助精神。在演練之中,社區居民除了學會應對颱風,更重要是,如何在緊急情況下保持冷靜,這些知識在真正的災害面前顯得尤為重要。
隨着這些措施的實行,澳門面對颱風的防災能力確實有顯著提升。市民心中不用充滿恐懼,更多了一份信心。即便在颱風來襲頻密的夏天,大家也可真正安心地待在家中,尤因政府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對澳門有全力保障。
總之,澳門經歷了「天鴿」的洗禮後,防災工作有了質的飛躍。這一系列的措施不僅提升了城市的韌性,也讓市民感受到政府的關懷與負責。未來,面對自然災害,澳門人都相信,社會及政府已學懂更從容地應對,並可讓每一位市民安然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