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艦抗戰史跡特展於榕開幕

 【中新社福州九月一日電】(葉秋雲、蕭亦笛)中山艦命名百年紀念活動暨中山艦抗戰史跡特展開幕式九月一日在位於福建福州的「中山艦福州籍抗日將士之碑」前舉行。

 隨著五聲海軍汽笛聲響起,活動正式拉開帷幕。這五聲海軍汽笛聲分別象徵著中山艦百年歷程中的五個歷史時刻:一九一三年「永豐艦」下水、易名「中山艦」、血戰金口隕落、在武漢重見天日、其抗戰精神在當代永續傳承。

 「中山艦福州籍抗日將士之碑」於二00三年在福州市三山人文紀念園揭碑,其建設的執行者秦友蓮現場介紹了建碑過程。她表示,此碑不僅展現了抗日英烈頑強奮戰、為國捐軀的抗戰精神,更是兩岸人民銘記歷史、邁向未來的動力。

 活動上,中山艦福州籍抗日將士後人代表向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捐贈族譜,《福州晚報》向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福州閩海百年歷史紀念館捐贈歷年中山艦相關報道材料合集,為歷史研究提供重要史料。

 當天,「艦魂永鑄──中山艦抗戰史跡特展」在福州市三山人文紀念園同步揭幕,展期至十月廿四日。展覽分為「同仇敵愾 共赴國難」「喋血金口 艦魂永鑄」「文物出水 見證歷史」三部份,通過歷史圖片與文物展示,展現了中山艦從抗戰爆發參與抗日至一九三八年在武漢金口沉沒的悲壯歷程,重點呈現了以中山艦艦長薩師俊為首的廿五名將士(其中十七名為福州籍)的英勇事跡。

 薩師俊的外甥劉新法已年逾七旬,看了展覽後動情說道:「中山艦上這群英勇的海軍將士,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縮影,無數軍民以生命捍衛家國、用鮮血書寫忠魂,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至今感動著我們,也深刻教育著和平年代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