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者何人)洗缽去 李蕭錕
至聖先師孔子,他雖是聖人,卻仍生活在凡俗大眾之中,學而不厭、教而不倦,正是他所以為聖人。後來周遊列國,轍環天下,老而不止,即是在行其度眾之道。禪宗大師們莫不持此抱負,回向人間,如《牧牛圖》中的第十圖「入廛垂手」所云:「渾身固是混泥水,我此宗門要大開。」全身泥水混濁,乃同於凡夫俗子;灰頭土面,為的是要大開宗門而為世作舟航,這是見原始小乘佛教,只顧自己的成聖,不顧他人沉淪,而興起的自利利他、覺行圓滿的大乘佛教思想。而禪宗由體起用,將大乘思想更積極深入生活,開田作務、生活雜事,無不親為,更為入世。
趙州要僧人「洗缽盂去」,便是要他「解黏去縛」,不要被「高高峰頂坐」的聖位和聖念綁住了,而是要「深深海底行」,自峰頂轉身而下,直向芸芸眾生處行菩薩道,利益眾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