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言)戰壕裏的「特殊友誼」  徐薏

古語有云:「當兵三年,豬乸都變貂蟬。」最近竟在異國軍營得到了生動詮釋。據南韓《朝鮮日報》報道,一批被派往俄羅斯協助作戰的北韓士兵,因一系列「親密舉動」意外成為焦點──甚至引發外籍士兵的疑惑,他們在烏克蘭戰場的餐廳裏,當着國際友軍的面上演了「深情一吻」。

故事的爆料者是位俄羅斯戰俘,他回憶起排隊打飯時的震撼場景:兩名北韓士兵手牽手走來,分別前竟然嘴對嘴吻別,嚇得他差點把餐盤丟在地上。「一開始我還以為是情侶呢,後來才發現是兩個男人。」戰俘的語氣裏滿是「見過大風大浪但沒見過這個」的困惑。更讓他摸不着頭腦的是,這些北韓士兵不僅「曬恩愛」,還經常對俄羅斯戰友動粗──搶筆記型電腦、在戰壕裏揮拳頭,下手狠得像在拍武打片,關鍵是「他們長得都差不多,打完跑了都不知道找誰算帳」。

其實早在二零一五年南韓邊境的監控攝像頭就拍到過「名場面」:兩北韓男兵在光天化日之下摟摟抱抱,最後還來了個結結實實的吻,把熒幕前的監控員都看傻了。當時還有專家一本正經分析「是否反映社會觀念開放」,但現在看來,可能人家只是單純想「親親」而已。

其實細想也不難理解,軍營這地方,生活苦悶,一群小夥子整天在緊張氣氛下駐守,營地內連隻母蚊子都算稀缺資源。在這種環境裏,戰友之間的情誼難免顯得「迷糊一點」──畢竟長夜漫漫,總不能抱着槍睡覺吧?就像那位脫北者說的:「不是喜歡男人,是實在沒別的選擇啊!」

所以與其過度解讀成「觀念開放」,不如說是軍營版的「抱團取暖」。畢竟在槍林彈雨裏,一個擁抱可能比子彈更能給人勇氣,至於這擁抱是不是帶點別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