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八月二十四日電】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二十四日表示,香港和中東的人員往來愈趨頻繁,其中香港與海灣地區的雙邊貿易總額去年達到一千五百億港元,過去五年年均增長約百分之十一;香港更是阿聯酋的第七大貿易夥伴。
沙特超級盃決賽二十三日晚在香港上演,這是此項賽事首次在東亞舉辦。陳茂波二十四日發表網誌,指出主辦方選址香港,考慮的不僅是香港國際化的特點,更是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以至整個中國和亞洲的角色和地位。
陳茂波指出,至今,兩隻追蹤沙特市場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已在港交所上市,而兩隻追縱港股的ETF亦在沙特交易所上市,是兩地資金融通的標誌。截至上周,兩隻港股ETF合共市值超過一百六十億港元,自上市以來升了約三成。
香港與中東地區近年的交往不斷深化,不單是金融商貿,還有文化藝術和體育層面的交流。過去兩年,除了沙特超級盃、LIVGOLF等體育盛事外,兩地的文化藝術界人士亦多了互訪交流。而去年來自海灣地區國家的訪港旅客人數按年增加七成,今年首七個月再增加超過一半;去年十月復航的香港往返利雅得的直航航班也經常客滿,陳茂波認為,看來是有增加班次的空間。
除了在阿聯酋迪拜設有經濟貿易辦事處,以及在埃及開羅和土耳其伊茲密爾設有投資推廣署的顧問辦事處外,陳茂波透露,當局正加緊推進在沙特利雅得開設經貿辦的工作,進一步促進香港跟中東和北非之間的經貿和文化關係。◇
【中新社香港八月二十四日電】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二十四日發表網誌稱,香港與中東地區近年的交往不斷深化,涉及領域越來越廣,包括金融商貿、文化藝術和體育等,這些互動有助於加深對彼此文化、歷史和風俗的理解與認識,也為未來兩地其他領域合作,打下深厚和堅實的基礎。
響應國家推動與「全球南方」國家加強合作政策
陳茂波表示,香港與中東地區深化交流合作,正處於有利的歷史時機。國家正積極推動與「全球南方」國家加強合作,力求與各地實現互利共贏的共同發展,讓香港可更全面發揮在「一國兩制」下「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角色。近年,多個中東國家均提出發展藍圖,目標是在能源產業以外實現經濟多元化,加速基建和產業發展,尤其是在金融和創新科技相關領域,這也為香港金融、創科以及其他專業服務,帶來新機遇。
陳茂波稱,除了中東地區,香港與中亞的聯動也正在加強。一家紮根哈薩克斯坦的天然資源公司,將於近期在香港上市;這是全球首個于香港交易所和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國際交易所同步上市的項目,也是中亞地區首隻以人民幣計價的股票。這不僅標誌香港與中亞的金融市場合作更進一步,也翻開人民幣國際化的新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