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芯片生產不能依賴台灣

 【香港中通社八月二十日電】台北消息: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證實,美國正與英特爾談收購百分之十股份,他並重申入閣前多次強調的立場,指芯片生產不能依賴台灣。

 據報道,盧特尼克接受美國財經媒體CNBC採訪時表示,美國政府可能成為英特爾的最大股東,但不會因此取得英特爾治理權。他抨擊前總統拜登簽署的「芯片法案」,指該法案為半導體製造商提供補貼,而美國納稅人卻沒有獲得任何回報。

 除考慮入股英特爾,美國政府也在研究如何通過「芯片法案」的現金補助,換取在美設廠的其他半導體公司的股權,包括美光、三星、台積電等企業。盧特尼克提到,基於國家安全考量,美國希望將部份芯片製造業務遷回美國,不能過度依賴台灣。

 彭博社稱,美國政府談入股英特爾代表美國半導體政策的重大轉變。如果最終敲定,這項安排可能為美方與其他芯片製造商達成類似協議奠定基礎。

 對於美國政府可能以補助換股權的消息,台積電二十日拒絕置評,並表示不回答假設性問題。美光、三星則未回應是否收到白宮類似請求。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受訪時曾聲稱,台積電將在美投資三千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建立全世界最大的晶圓廠。對此,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應詢表示,此前,台積電被迫宣佈在美加碼投資一千億美元時,已使台灣業界恐慌、民怨沸騰。此次三千億美元投資一旦落地,勢必對台灣經濟造成巨大影響,台灣經濟的發展動能和自主性將被進一步削弱。如果說美國是掏空台灣產業的始作俑者,那麼民進黨當局就是最大的幫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