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次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實現高溫弱光環境下自主運行 智元A2完成24小時戶外行走

 【中新社上海八月十八日電】(記者李姝徵)扛過白天超攝氏卅五度的高溫,挺過夜間弱光環境,全程無人工遙控干預……十八日八時二十分許,在上海市浦東新區一座園區內,智元遠征A2人形機器人完成了一場持續廿四小時的「夏日Citywalk」。

 上海首家人形機器人量產企業──智元創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元機器人)方面表示,這是全球首次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廿四小時戶外行走挑戰,核心目標是驗證人形機器人技術實用化的關鍵能力:自主行走穩定性、環境適應性及硬件可靠性。

 磚石路面起伏不平,只見人形機器人實時調整步態穩穩前進;減速帶攔在前方,它精準識別後靈活越過;行人從旁經過時,它反應迅速及時避讓……這場廿四小時的Citywalk,讓人形機器人從「能走」向「走好」跨出了重要一步。

 為何安排人形機器人進行廿四小時的戶外行走?智元機器人通用業務部總裁王闖解釋,此舉是為了驗證人形機器人在日夜交替、複雜環境下的全自主能力。

 業內專家表示,想讓人形機器人進入多場景工作,仍有諸多技術「痛點」需突破。上海交通大學自動化與感知學院副院長魏飛明指出,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在戶外場景的適配性就是行業難點之一。

 而在剛剛結束的「夏日Citywalk」挑戰中,人形機器人需應對柏油、磚石等多種材質的路面,沿途還有錐桶、減速帶等障礙,更遭遇日間攝氏卅五度以上高溫、夜間弱光等複雜條件。魏飛明表示,完成挑戰的遠征A2在步態算法、環境建模上的突破,尤其是多傳感器融合應對光照變化的技術,標誌著中國人形機器人從實驗室走向真實場景的關鍵一步。

 在同濟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印真看來,人形機器人在場景落地中需滿足「降本增效」「危險替代」「體驗升級」三大核心需求。目前,人形機器人已在展廳講解、4S店接待等場景落地。印真表示,在未來三到五年,涉及人類與人形機器人協同進行精密作業的場景,將成為行業下一步的競爭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