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外學子在魯共話醫學創新合作

 【中新社濟南八月十八日電】(王采怡)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醫學創新大賽暨二零二五「一帶一路」國際競賽八月十八日在山東大學閉幕。來自中國、馬來西亞、俄羅斯等十個國家二百餘所高校的四千餘名師生會聚山東濟南,聚焦醫學前沿與臨床需求,深入探討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法醫學等多個領域的創新成果,為全球醫學難題的解決提供新思路。

 來自澳門理工大學的張竣豪、黎卓蕎分別參加基礎醫學腫瘤賽道、國際交叉賽道的競賽。張竣豪坦言:「通過與選手們探討,我發現內地學生的醫學研究更深入複雜,不少人都手握多項專利,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黎卓蕎則對乳腺癌轉移、胃纖維化等細分領域研究印象深刻。她表示,海內外醫學生互相交流不僅能了解醫學領域的前沿成果,還能結識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完善彼此的研究。

 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學生劉恩希、謝依玲以《馬來西亞三大民族成年人的舌象差異》項目參賽,從中醫藥角度入手,聚焦馬來西亞的三大民族,研究證實民族間舌象差異明顯。談及中國和馬來西亞的中醫藥領域差異,她們表示,中國是中醫藥發源地,醫院分科細緻,中西醫結合緊密,而馬來西亞的中醫藥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我發現中國的藥粉、代茶飲等中藥應用形式很有新意,這些都值得我們學習。」劉恩希說。

 山東大學學生張明月作為金獎(總冠軍)代表發言時表示,從選題迷茫到突破瓶頸,賽事不僅磨礪了她的科研素養與團隊協作能力,更讓她深刻體會醫學創新的力量。「『學無止境,氣有浩然』的校訓與齊魯醫學精神指引著我,比賽落幕但探索不止,我們應以創新為刃,以協作作舟,為全球醫學進步接力前行。」

 俄羅斯沃羅涅日國立醫科大學外事處處長庫茲涅佐娃.瑪麗娜表示,醫學跨越國界,大賽已成為推動各方教育科研、臨床合作的重要平台,期待各方加強交流、相互尊重、深化友誼,為推動人類健康事業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