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經歷過「沙士」時代的人們,尤其是當時的中產階級或稍有積蓄的打工一族,對於辛苦存下來的財富一夜貶值,甚至成為「負資產」的樓貸房奴,至今仍會心有餘悸,如果看過韓國電影《牆外之音》主角盧宇聲的遭遇,會否又再次馬上勾起當年的慘痛時光?但是負資產只不過是身兼編劇和導演的金泰俊用以推進劇情的其中一個元素,盧宇聲的不幸,也離不開現今畸型的社會權力不公和個人抵受不了的財富貪念,因此最終那個開放性結局的笑聲,正好也是回應著牆外傳來的聲音,然而因何而笑?或者看官心裡各自有其解讀。
從鄉間走到首都(首爾)打拼的盧宇聲,一擲千金地變賣所有家檔,換來了一紙八百多平方呎的小區公寓單位房契,可惜經濟的不景氣令地產市道下滑,盧為了等待那不知何時才會樓價反漲的一天,只好咬緊牙關加入負資產的一員,未婚妻也離他而去,盧自此除了日間的工作外,下班後仍要兼職外送員,返回單位更不敢正常地用水用電,生怕不必要的開支做成額外的經濟負擔。更要命的是擾人清夢的電話震動聲音每每在夜深從牆外傳來,盧被誤認是製造噪音之人,經由他逐層至上與住戶溝通,最終與居住頂層的樓宇代表人恩華達成協議,暫且忍耐至鐵路延至小區,屆時樓價定必因此上漲,如現在傳出不利消息將會帶來負面影響。
盧在此間因為抵受不了經濟壓力,斷然把單位低價賣出,希望透過加密貨幣的內幕消息,將訂金投資翻倍獲利後再贖回單位。可是結算當天的盧卻被拉進了警局而變得一無所有,他的單位也被發現裝有低頻喇叭,盧在左鄰右里的壓力下失手打傷別人,變成了嫌疑犯。萬念俱灰之下,居於樓上單位的鎮浩認為案中有案,邀請盧一起調查恩華,期間卻被盧發現鎮浩才是製造噪音的幕後黑手,為了揭開前檢察官恩華的收授建築商賄酪真相,所以設局讓盧成為代罪羔羊,結果所有壞人都自食其果,無一倖存,盧則在母親接回鄉間老家的某夜,再次返回小區單位,打開廳間的窗簾,望向窗外的景色,冷不防牆外之音再度傳進盧的耳中,盧則回以失聲的大笑為故事拉下帷幕。
雖然沒有魁梧英雄或是國色眉美,可是血腥暴力仍是離開不韓國的商業電影主流元素,還好採用了暗場交代的方式,使得現實的黑暗不用再增添血紅的傷害。導演似是想以上層剝削低層(頂層與低層、富貴的業主與捱租的租客)的意象,向觀眾展現韓國現今社會仍存在其它方式的「人吃人」現象,在呈現方面的確已經達到要求,要是能為低下階層的人們再增添一聲意向明確的吶喊,那怕最終只是在鋼筋叢林中呼叫,不可能獲得回聲,但也可以帶領觀眾一同在壓抑的兩小時後吐出一口污氣,繼而抖摟精神去尋找可能存在的其他安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