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書香節首設粵僑文化展區 抗戰主題僑批集中呈現

 【中新社廣州八月十七日電】(記者程景偉)正在廣州廣交會展館舉行的二零二五南國書香節,首次設置粵僑文化展區,集中展示有關華僑華人研究方面的精品出版物和抗日戰爭時期的僑批,系統呈現粵僑文化的歷史底蘊、創新活力與傳承價值。

 記者十七日探訪粵僑文化展區獲悉,該展分為精品出版物展和僑批主題展。其中,精品出版物展集中展出廣東省多家出版單位有關華僑華人、僑文化的精品出版物二百餘種,包括廣東人民出版社「廣東華僑史文庫」、花城出版社《僑批中的黨史》《平安批》、中山大學出版社《海外華僑華人與廣東改革開放四十年》、暨南大學出版社「世界華僑華人研究文庫」等精品力作。

 僑批主題展共展出四十九份批信。這些僑批文獻以民間書信為載體,客觀記錄了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社會歷史面貌。從內容來看,既反映當時中國民眾承受的經濟負擔、生活困境及日軍的侵略暴行,也展現海內外同胞相互接濟、共克時艱的團結精神。

 在南國書香節舉行的「僑批中的家國情懷:烽火傳書赤子心」論壇上,廈門大學教授李明歡表示,僑批作為近代中國特殊歷史時期的產物,早已超越普通書信的意義。批信內容還原了無數跨國家庭真實、立體、完整的生態,更讓我們感受到「小家」與「大家」血脈相連的共情。

 汕頭市檔案館僑批分館(僑批文物館)名譽館長林慶熙根據豐富的潮汕僑批資源,從潮汕華僑、「水客」、僑批局的視角,分析了潮汕華僑對抗戰的支持和貢獻。例如,一份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從海外寄到汕頭的僑批,批封上就蓋有「同胞快醒,實用國貨」字眼的宣傳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