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家倫等三議員總結第四會期工作 共接逾五千七百宗求助個案

 【專訪】議員施家倫、宋碧琪、李良汪總結第七屆立法會第四會期工作。期內共接到五千七百七十四宗求助個案,提出一百二十八份書面和十一份口頭質詢。

 施家倫表示,五千七百七十四宗求助個案中,跟進完成個案有三千八百三十八宗,需要持續跟進個案五百九十七宗,各類諮詢個案一千三百三十九宗。梳理近年的求助個案發現,市民的求助,從過去集中在公屋申請、加快社屋上樓、加快醫療輪候等,轉變為就業、經屋輪候、舊區樓宇、環境衛生等問題。搵工、就業不足是市民經常遇到的挑戰,這方面接到近二百宗求助。

 並認為,本澳經濟冷熱交加,民生區仍處於寒潮中,需推動經濟治理改革,重振社區經濟。

 宋碧琪指出,現時,中央不斷發出積極的經濟發展訊號,特區政府應更加積極迎接新發展,主動創造機遇,在團結社會力量的同時,還需加快政策措施的執行,尤其是利用澳門的資源條件,加快優化社區營商環境,吸引投資落地,才能讓本澳有新的發展空間、就業空間,才能更好推動產業多元發展大步推進,讓澳門能夠加快進入新發展階段,讓每名澳門市民都能共享多元經濟發展成果。

 李良汪提及,在過去一個會期,團隊總共向政府提出一百二十八份書面質詢、十一份口頭質詢;作出三十一次議程前發言,並於行政長官列席立法會答問期間,提出三個議題的重點提問。他謂,客觀而言,特區政府施政水平已有所提升。然而,部份官員的服務意識、管治能力、大局觀念等仍然未符合社會期望。有的甚至仍有以官為本、以官為貴、以官為尊的「官本位」思維,這種錯誤的價值觀,仍需要特區政府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