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東陽江八月十六日電】(記者 孫秋霞)第二十三屆南海(陽江)開漁季活動十六日在廣東陽江海陵島舉行。隨著開漁令發佈,陽江三千四百餘艘漁船與廣東省各地漁船一起,結束了為期三個半月的南海伏季休漁,開啟了新一輪耕海征程。
陽江是海洋漁業大市,海洋資源稟賦突出,是廣東省重要的水產品供給基地,擁有閘坡、東平兩個國家級中心漁港,海洋捕撈產量多年來居廣東省前列,素有「中國南海漁都」「廣東魚倉」美稱。
開漁前夕,陽江閘坡國家級中心漁港內停靠著大批漁船,漁民忙著為即將到來的遠航做最後準備。據了解,今年開漁季出征漁船是歷屆中最多的一次,其中,陽江市在內海洋捕撈漁船三千四百餘艘,普遍應用了先進助漁導航設備,進一步提升海洋捕撈能力。
「我們已經準備好生活物資和冰塊,希望這次出海能夠魚蝦滿艙。」漁民何先生說。
開漁季活動期間,尊古法古禮舉辦的祭海活動傳遞著漁民們對海洋的敬畏與感恩;「漁家婚嫁活動」通過鮮艷服飾、特色禮儀和喜慶氛圍,讓遊客沉浸式體驗著家人的生活氣息;沙灘音樂會、世界模特大賽、大角灣煙花秀等配套活動,為開漁季活動注入時尚活力。
據了解,首屆南海(陽江)開漁活動於二00三年七月舉辦,迄今已舉辦廿三屆,是目前廣東省保留的重大開漁活動,也是展示廣東省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窗口。
近年來,廣東省大力開展人工魚礁建設、增殖放流等漁業資源養護措施,重點培育海上風電、現代化海洋牧場、海工裝備、濱海旅遊等千億級產業集群,二0二四年廣東海洋生產總值突破二萬億元人民幣,連續三十年居全國首位。
廣西沿海千帆競發開啟新一輪捕撈季
【中新社北海八月十六日電】(翟李強 黃勝平)八月十六日十二時,為期三個半月的二0二五年南海伏季休漁期結束,廣西沿海千帆競發,開啟新一輪捕撈季。
五十五歲的北海市僑港鎮歸僑漁民黃家喜一個星期前就已經忙碌起來,檢修設備、整理漁具、儲備生活物資、給漁船加冰加油,準備出海作業。
黃家喜與兄弟自小就跟隨父親以海為生,二0一五年,他投資千餘萬元(人民幣,下同),置辦一艘長達五十米的鐵質漁船。他說,收成好的時候,一網能捕撈上萬斤漁獲。
當天上午,僑港鎮的漁民們舉行祭海儀式,祈求風調雨順、魚蝦滿艙、國泰民安。十二時許,汽笛驟起,漁船有序駛出漁港,浩浩蕩蕩地開赴深海。
作為中國唯一安置越南歸僑的建制鎮,僑港建鎮四十餘年來,已發展成為廣西漁業重鎮,海產品出口美國、日本、韓國以及歐盟等國家和地區。
僑港商會會長李忠德介紹,僑港漁業高質量發展,產業穩步升級,遠洋捕撈技術持續突破,深海養殖規模不斷擴大,二0二四年全鎮海產品交易量達三十萬噸,產值五十億元。
在與北海相鄰的欽州和防城港,開海相關活動同步舉行,三地均精心準備多道「文旅大餐」,涵蓋開海儀式、頭鮮拍賣、千人海鮮盛宴、開海集市促消費等。
廣西海事局介紹,廣西沿海三市七千四百五十四艘大中型漁船陸續出港,該局當天在特定海區實行交通管制,為漁船劃出綠色通道,以避免可能形成的商漁船航行和作業航路緊張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