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最大規模原子量子計算系統 內地科學技術大學構建

 【中新社合肥8月12日電】(記者吳蘭)記者12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陸朝陽教授等與合作者成功構建了國際最大規模原子量子計算系統。

 相關研究成果近日以「編輯推薦」的形式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據介紹,研究團隊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刷新了中性原子體係無缺陷原子陣列規模的世界紀錄。該方法為大規模中性原子量子計算奠定了關鍵技術基礎。

 中性原子體係因優異的擴展性、高保真度量子門、高並行性和任意的連接性,成為極具潛力的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平台。但該體係受傳統重排技術等影響,陣列規模停留在幾百個原子的水平,難以進一步擴展。

 為攻克該難題,研究團隊創新性地研發人工智能技術,實時驅動高速空間光調製器進行動態刷新,並通過精確控製同時移動所有原子。在該工作中,研究團隊演示了二維和三維原子陣列的任意構型重排,實現了高達2024個原子的無缺陷陣列,總耗時僅為60毫秒。目前,該系統單比特門保真度達99.97%,雙比特門保真度達99.5%,探測保真度達99.92%。

 上述學術期刊審稿人認為,這一工作「標誌著原子相關量子物理領域在計算效率和實驗可行性方面的一次重大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