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東講西)網紅產品──從信任危機到監管隱憂 明俐

內地衛生棉市場再掀風浪。曾因黑心棉問題讓消費者轉向進口貨的行業,近日因「快手一哥」辛巴旗下品牌「棉密碼」陷入更大爭議──品牌衛生棉被檢出三級致癌物硫脲嚴重超標,三十名用戶指控使用後罹患甲狀腺癌,引發公眾恐慌。

公開資料顯示,「棉密碼」自二零一七年創立以來,累計銷售額達三十三點三億元人民幣,號稱千萬用戶。但其產品被曝多批次檢出硫脲,其中某型號含量高達16653.4679μg/g,遠超化妝品中1mg/kg的禁用標準。專家指出,硫脲可能被用來替代成本更高的茶多酚作抗氧化劑,長期接觸會損傷甲狀腺、影響生殖健康。

用戶反映的不良反應觸目驚心:私密處紅腫、婦科炎症、甲狀腺功能異常,甚至孕婦出現胎停、葡萄胎等情況。儘管醫生認為需進一步調查確認因果關係,但大範圍相似症狀已足夠引發警惕。值得注意的是,辛巴團隊屢陷質量風波,曾因假燕窩、無照奶粉等問題被平台封禁,此次仍回應稱產品「合法合格」,信用危機不言而喻。

更深層的問題在於監管不力,目前內地對衛生棉中硫脲的使用並無明確規定,這給不良商家留下可乘之機。衛生棉作為與女性健康緊密相關的產品,其質量直接影響民生,甚至關乎生育計劃等社會長遠目標,其安全標準理應高於食品等其他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