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運動消閒大家樂 圖文/沈翔天
從二龍喉公園乘坐纜車,不用兩分鐘便可抵達人所共知的松山。
松山就是東望洋山,海拔90米,是澳門半島最高山峰,因形狀酷似卧琴,古稱琴山。自十九世紀起,廣植松樹,滿山滿野,遮天蔽日,故俗稱松山。
松山現已成為本地居民最重要的市肺,其1700米長、33個彎道的環山徑,早已是跑步好手的訓練基地。後期開闢,設有20組健身器械的康樂徑、兒童遊樂場、綜合球場等,足供市民運動鍛鍊;此外原有的觀景台、瞭望台、半山亭、沿路木椅,由早到晚,濃蔭蔽天,涼風送爽,花香鳥語,可讓人們休憩納涼,是老少咸宜的消閒勝地。而山下更闢有行車和行人隧道,交通非常方便。
除了市民樂土,近年它也成為大量遊客流連忘返的旅遊景點。最主要是到松山燈塔拍照打卡,也會順道走入曾作軍事用途的隧道探險搜秘。
昔日松山因曾駐兵,是居高臨下的軍事防禦基地,設有防空洞、砲台砲架,由四組長短不一的隧道串聯貫通,隧道內存放發電機、海洋砲和武器彈藥,一直是閒人免進的軍事禁區。
直至1962年,葡兵全部撤走,隧道經修葺,增添照明,保持原貎,設有照片圖解,於1980年代向公眾開放;目前僅展覽兩條,其他的仍然封閉,神秘莫測,耐人尋味。
松山一直陪伴和見證本土居民的成長,是普羅大眾非常珍惜的自然郊野勝地,也是大家健康快樂的源泉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