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的生命數字裡,數字九是一至九在循環前最後的一個數字,所以其中的狀態,是會出現不捨的心情,可是它也告訴大家要學懂放手Let's Go,若在這裡沒學懂,到了下一個數字九,還是會以不同形式的事件出現在你的身上,你還是需要繼續學習。
按網上資料,數字九的隻重性來自《易經》的陰陽理論,九象徵「至陽」與「圓滿」,但陽極陰生,極致也預視著轉折的出現。中國道家也認為九是陽數中最大的極數,陰陽兩者本來就會不斷互相作用,所以到了九數那年,運勢便開始出現由盛轉衰弱,其「陽極生陰」的觀念與《河圖》《洛書》的術數體系結合,便形成「逢九有變」的民俗認知。古人也常把年齡到了數字九的那一年稱為「壽關」,認為該年生日者會經歷一場大劫或一個大的關口,過了此關,才可能順利迎接來年的十年大運。台灣的艾菲爾老師也曾撰文分享表示,民俗上會將逢九分為「明九」和「暗九」,「明九」指的是虛歲年齡帶九,例如九歲、十九歲、廿九歲、卅九歲等,「暗九」便是虛歲年齡為九的位數之年份,例如九歲、十八歲、廿七歲等等。
西方文化方面,除了生命數字到了九有放手後回到一的說法外,對於「逢九必衰」的情況,也有一些歷史事件是與九數有關的,例如貝多芬完成《第九交響曲》後便去世,布魯克納、舒伯特和馬勒等作曲家也在創作第九交響曲後離世。蘋果公司在發佈iPhone8後,直接跳過九,將九代命名為iPhoneX,說紀念iPhone上市十週年。
以上說法,使我聯想起一位朋友,不知道是否巧合,記憶裡她好像是年齡廿九歲那年因病過身。此外,我是新曆年齡踏入九數的那年,也經歷了媽媽因病過身。因此,似乎也有人認為身弱人士或老人家每逢九年更加要留意身心健康,避免生活上太過勞累,注意保健,同時也要留意情緒問題和壓力,盡量減少接觸會帶來負面情緒的人事物,切勿過度思慮,可是擔心家人發生事情似乎也是天性,曾聽說一位朋友提及,有一位照顧老人家的照顧者,其長輩是需要高度被照顧的,該照顧者因為擔心而常常處於思慮過度的狀態,使自己無法好好睡覺,少許事情便像驚弓之鳥,反應很大。
我也憶起過去與媽媽一起生活的日子,某年媽媽在家裡半夜跌倒,頭破了,身上所穿的衣服也沾了血,要到醫院縫針,自始我有一整年晚上都在備戰狀態,不敢睡覺,那段日子除了身心極度疲累外,整個人也容易跌入負面情緒與想法之中。所以我們也不要過份迷信逢九必衰的說法,反而適度調整心態、生活或照顧老人家的方式,也是十分重要,而且別甚麼也自己摃在肩膀上,有事情要學會求助和一定程度的相信別人呢!◇
圖片來源:網上
https://sweetmoonblog.wordpress.com
https://www.facebook.com/MiracleLife.Cheri
https://www.facebook.com/sweetmoonspiritual
https://www.facebook.com/artcheri2019